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面提升“一特三高”(特色產業、高品質、高端市場、高效益)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新政,制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各地要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突出以優質糧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為主的“1+4”特色產業,建立完善農村產業融合方式,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延伸農業產業鏈,形成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發展新格局,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到2020年,全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活力顯著增強;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例超過2∶1。
發展多類型的農村產業融合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拓展、產業功能轉型為核心,支持多種類型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完善自治區及市、縣、鄉產業布局和功能定位,支持“1+4”特色產業種養標準化基地和加工流通企業向沿黃城市帶、清水河城鎮產業帶聚集。
引導加工企業向種養示范園區、優勢產區集中,打造提升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和技術集成基地。加強公益性農產品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的專業化提升和精細化改造。
從2016年開始,寧夏重點扶持建設一批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站、專業化服務公司和農機作業公司。積極開展政府購買公益性服務試點,加快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到2020年,全區新建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站200個、農機作業公司100個。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每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各300家,新增自治區級示范社、四星級家庭農場各60家,通過5年的努力,全區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達到6500家,家庭農場達到3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