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農資電商遭封殺后“夭折”了嗎?

   日期:2016-09-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2    評論:0    

進入9月,國內多數地區的農藥市場日漸進入銷售淡季。回想起旺季時,“農藥零售環節市場價格混亂”的不正常現象一度被業內人士提起。9月1日,農一網對外宣布:“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取消之前的三梯度、兩梯度價格,而改為‘一口價’,即整箱一口價和單瓶指導價。”該消息一出,業內人士褒貶不一。事實上,近兩年來,農資電商的發展經歷了從熱火朝天到冷靜思考的巨大轉變,支持者和拒絕者同樣顯現出不同的觀點和做法,農資電商未來發展究竟路在何方?

  思考:“一口價”意味著什么

  農一網此舉制定的“一口價”銷售政策究竟緣何而起?農一網工作人員給出了解釋:“以41%草甘膦異丙胺鹽水劑200ml為例,在北方一瓶零售價大致在5-7元,在南方在4-6元,在西部部分地區在10元左右。淘寶上的價格4元左右,而京東有商家的售價為6.4元,在農一網上價格是2.84元。”通過對農資線下實體店和線上電商平臺進行調查發現,同樣一種農藥,在不同的地方購買,價格相差較大。農一網產品總監閆立毅認為:“農一網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通過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打破農藥流通的信息不對稱,避免暗箱操作。更重要的是在網上公布價格,公開透明,堅持全國統一價格,讓老百姓看得明白、買得放心。總體來說,農一網產品的價格都要比實體店低30%以上,幫助廣大農民降本增收。”

  在采訪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傳統農資市場在線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銷售網絡與價格體系,各個經銷商與代理商直接沿襲著傳統的代銷分成模式,傳統網點的存在是農資銷售的重要渠道。農資電商雖然可以去除中間渠道,降低中間成本,但是傳統的銷售網絡并不會被電商馬上取代,因為各個終端網點不僅僅承擔著銷售的職能,還有技術服務與售后服務的職能。

  回顧:農化巨頭集體封殺電商

  今年3月底,一些農化企業聲明封殺電商銷售方式,在業界同樣引起廣泛爭論。據了解,多家農化企業相繼發布聲明書,聲明未授權國內農資電商銷售自身產品,如果農戶不幸買到假貨,一概不負責任。這其中有來自國外的先正達、拜耳、杜邦、富美實等農化巨頭,也有國內的利爾化學、利民股份、青島海利爾、陜西美邦等近20家企業,陣容堪稱豪華。

  關于國內外農化企業為何集體“封殺”農資電商?記者調查發現,主要原因是有多家企業因為接到假貨投訴,擔心影響品牌,所以公開發表“禁止”網絡銷售的聲明。聲明內容基本一致:“本公司未授權任何個人與單位通過網絡銷售產品,所以通過網絡電商購買到的產品如有問題或造成損失均與本公司無關。”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某位專家分析了其中原因:“政府對于農資電商的態度是支持的,國外農化企業卻強烈反對,因為這個事情,工信部還開了好幾次會。”企業還是擔心出現假貨,損壞品牌形象。“一方面,農藥不同于快速消費品,后者最多也就質量差一點,還能用。要是網上購買到假農藥出現藥害,問題就很嚴重;另一方面,農民更注重農業技術服務,農資電商只管銷售,難以保障售后,這是一個短板。”上述人士分析說。

  期待:困難重重但前景可期

  事實上,關于農資電商能否存活和模式創新的話題一直都是行業內茶余飯后談論的焦點。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國家政策的扶持,傳統農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以及電商平臺公司等紛紛布局農資電商,農資電商正在步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2015年也被業內稱為我國“農資電商元年”。農資市場巨大的市場規模和發展空間一度吸引了一批企業紛紛試水并搶灘這一“藍海”市場。

  農資電商的發展令人驚訝,但即便如此,農資電商目前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與障礙有待掃除,并且短期內難以解決。“農資電商真心‘不好玩’。”自媒體運營人沙水分析指出:一是農民傳統賒銷習慣嚴重不符合電商模式;二是農民網購習慣的養成面臨燒錢戰;三是電商化與傳統渠道存在利益沖突;四是農村物流配送體系落后增加電商化難度;五是農資產品的技術服務與售后問題如何保障。

  雖然發展農資電商難度重重,但是一旦解決好傳統農資市場存在的那些問題,將為服務“三農”起到重要作用,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對于探索發展農資電商的最終價值,沙水同樣認為,首先,電商平臺將有助于幫助農資企業搭建連接用戶的能力;其次,將為農民在購買農資產品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權益保障;最后,幫助農資零服務終端提升農技服務水平。“總的來說,農資電商的發展還在路上,還處于積極探索階段。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格局下,各種農資電商模式要在產品、資源、渠道、物流等方面都必須做到盡善盡美,同時還必須兼顧線上與線下的服務能力,這的確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沙水說。

  記者手記:傳統行業切莫故步自封

  近年來,我國電商平臺出現了“井噴式”增長,網購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實惠。但是,毋庸諱言,在百花齊放的網店中,也充斥著一些無良商販,他們售假賣劣,侵害消費者權益,嚴重影響了電商聲譽。

  無論電商平臺還是實體銷售平臺,要想做成百年老店,信譽永遠是第一位的,僅靠廉價,最多只能熱鬧一時。在此需要提醒企業,雖然今天農資電商有諸多弊端,但互聯網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傳統行業切不可因噎廢食。相反,只有大膽擁抱新技術,和電商平臺一起,改造舊模式,探索打造更高效、更安全的新銷售模式,才能提高效率,并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力。相反,若故步自封,對新事物缺乏包容,甚至一味簡單封殺,絕非明智之舉。

  總之,目前農資電商發展漏洞諸多,但它畢竟代表著未來,是有生命力的。排斥它,最終只會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對農化行業如此,對其他傳統行業亦如此。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