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網上熱傳“無核葡萄是用避孕藥培育而成進食后令人絕育”的謠言,令山東煙臺蓬萊市以專門種植無核葡萄為生的覓鹿夼村果農們苦不堪言,謠言造成當地無核葡萄滯銷嚴重,收入下降明顯。目前已有專家為此辟謠,稱種植無核葡萄的確會添加“赤霉素”調節植物生長,但是對人體無害。
據悉,蓬萊市覓鹿夼村以種植無核葡萄為主要產業,村內葡萄果園占地千畝,以往村內果品收購站每日平均發出葡萄三萬余斤,謠言廣傳之后,現在每日發貨量驟然下降90%,葡萄售價也在狂跌不止,令當地果農苦不堪言,預計葡萄種植收入或將下降一半。
報道稱,當地果農認為,有同行因種植不出無核葡萄,便故意造謠誤導消費者,用避孕藥培植無核葡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煙臺農科院專家指出,目前果農會將有核葡萄無核化栽培,添加赤霉素植物生長調節劑,以抑制種子發育,但赤霉素對人體無害,是為全球認可的生物制劑。
根據中國社科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新媒體藍皮書》顯示,目前網絡謠言最常見的主題為健康養生類、食品安全類以及人身安全類,約七成受訪民眾在面對網上謠言時,會采取“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只有17%的被調查者選擇“寧可不相信”。
于此同時,新浪微博社區關于上半年微博處理食品謠言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微博共處理各類不實信息1290條,其中食品相關的謠言245條,約占總量的二成。典型的食品謠言包括“豬肉鉤蟲”、“西瓜打針”、“吃櫻桃感染H7N9”“吃大盤雞感染H7N9”。這些謠言傳播速度快,持續時間長,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櫻桃、西瓜的謠言每年上市期都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