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部數據統計,2016年9月7日全國各省外三元豬均價為18.64元/千克,較昨日下跌0.03元/千克,較上周同期豬價(8月31日)上漲0.02元/千克。
今日全國27省、直轄市范圍內,共計7省份豬價上漲,7省份豬價下跌。全國最高價為云南,較昨日上漲0.06元/千克于19.98元/千克;全國最低價為新疆,較昨日下跌0.04元/千克于17.38元/千克。四川上漲0.06元/千克,陜西上漲0.06元/千克,河北上漲0.05元/千克,黑龍江上漲0.04元/千克,小幅上漲。山東下跌0.04元/千克,吉林下跌0.03元/千克,河南下跌0.02元/千克,小幅下調。吉林、湖南與昨日持平。
豬價震蕩調整。黑龍江8.6-8.8元/斤。浙江主流價漲至9.9-10元/斤,較昨日上漲0.02元/斤。天津在9-9.2元/斤。河北主流價跌至8.8-9.1元/斤。河南主流價9-9.2元/斤,山東主流價8.8-9.1元/斤。廣東9.5-9.7元/斤,福建福州、漳州9.5-9.7元/斤。
市場供需博弈激烈,豬價震蕩調整。雖屠宰企業壓價意愿仍存,但中秋節節前備貨不可避免,市場利好依舊存在,加之目前能繁母豬存欄恢復依舊緩慢,市場豬源仍偏緊,豬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低,養殖戶切勿恐慌拋售,保持正常出欄節奏,避免節前集中拋售抑制豬價反彈幅度。
【近期熱點總結】?進入9月份以來業內普遍看漲后市豬價,但看漲的同時也認為豬價大漲概率不大,整體以在高位的基礎上小漲為主。適度反彈成為業內比較認可的說法,那么在供應如此緊缺的年月,為何后市生豬價格漲勢為適度反彈而難以有大漲空間呢?其實業內對此的看法是當前豬價已經處于豬周期的下降階段,只是產能恢復進程緩慢,延長了豬價高位運行的時長,導致后期降幅的速度會比較緩慢。今年小散戶處于退市、修復和觀望的階段,而規模養殖企業雖然有擴產布局,但需要一個周期。加之環保力度愈加嚴格,導致多數養殖主產區均出現限養、禁養,而且這個進程是全國范圍內的,區域的重新布局導致生豬存欄恢復速度受到一定阻礙。
進入9月份后,最大的利好是需求端的好轉。臨近中秋,需求會逐步提升,加之后面有國慶接檔,至少可以說需求端的掣肘影響是逐漸減少了。而且隨著天氣的轉涼,大豬的需求也會增加,因此養殖戶要保持理性,但也不要顧慮過多,切勿拋售和壓欄。業內分析走勢近幾天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豬價上漲受阻,行情盤整態勢加大。而且業內認為隨著天氣轉涼,豬只長速加快,供應增加,加之屠宰企業有控制成本的需求,預計其聯合壓價的傾向會更強,但是后市賣方市場的話語權也逐漸加強,因此博弈將進一步加劇。同時秋冬季節豬只疫病風險也會加大,建議養殖戶做好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適重豬分批出欄,切勿過度壓欄。
隨著9月份各大院校的開學需求端會出現小幅回升,由此可能會推動豬價的小幅回升,但空間也非常有限。4月后仔豬成活率的提高必將傳導至生 豬供給,因此在12月豬肉消費旺季到來前,豬價仍有可能經過短暫小幅回升后再次小幅下跌。除了前期仔豬成活率提高導致供給略有增加的制約外,進口豬肉仍是 牽制豬價進一步上漲的主要因素,而且這一因素對豬價的影響有可能一直持續至今年年底。若無大的偶發因素出現,春節前的豬價都很難出現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