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海南:瞄準有效供給 主攻生態特色

   日期:2016-08-3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61    評論:0    

日前,海南省委正式頒布《關于以創新為引領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重點從調精調優結構、提升質量品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及創建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省等5個方面,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解決海南農業“王牌不王”問題,有力促進熱帶特色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可持續性發展。

  海南省農業廳廳長江華安坦言,從全球來看,海南的熱帶特色并非唯一,境外熱帶農產品進口數量、品種日趨增多;從全國來看,內地設施農業興盛,冬春季大眾農產品的供應量大大提升;從海南自身來看,仍然存在低效規模過大、經營主體實力不強、加工能力低等問題。因此,海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較內地省份更加迫切。

  挑戰即機遇。江華安認為,盡管全國農產品供給總量基本平衡,但供給與消費的結構性矛盾突出,高端、生態、安全的農產品供給不足,海南農業要利用熱帶、生態資源優勢,從一般性供給向高端特色供給轉變。

  因此,《實施意見》首先提出,開展農業結構調精調優行動,調減一批低質低效產業。基本退出甘蔗生產;調減40萬畝桉樹等低效經濟林;對60萬畝(含農墾40萬畝)低產低效膠園實施更新改種,高標準建設400萬畝(含農墾200萬畝)核心膠園;生豬出欄量控制在600萬頭左右;壓縮小型漁船數量,整治“三無”漁船,嚴控近海捕撈。

  開展熱帶農產品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加快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信息平臺,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第三方質量檢測機構作用,健全農藥經營管理體制,嚴格執行生產監測、上市檢測、持證出島制度,建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聯動監管機制,力爭食用農產品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行動。完善財稅、信貸、保險、用地、用海、用電、項目支持等政策,設立海南省熱帶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建立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行動。以工業理念發展農業,以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增加服務業供給為導向,以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動力,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產業體系。海南農業企業整體實力不強,全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不到全國的1.3%。江華安表示,要“一手抓引進、一手抓培育”做大做強農業企業。力爭“十三五”期間,培育出一批產值超10億元、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

  開展全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省創建行動。重點推廣物質循環利用、產業立體復合循環、生產清潔節約等模式,力爭到2020年,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均下降5%;廢舊農膜回收治理率達80%以上,廢舊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治理率達85%;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2個百分點,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