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傳統農業相比,水肥一體化之所以更受時代歡迎,主要是重視了高效灌溉施肥制度的建設!水肥一體化包含水源、肥料、農藝、農機和維護等幾大板塊,其中科學灌溉施肥制度是這個操作系統的“總綱”,至關重要,否則在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偏差或失調。
老百姓說,種田得“看天看地看莊稼”。而灌溉施肥制度是否高效,也要視其是否兼顧了“天”、“地”、“人”、“莊稼”等多重因素,進而將之整合集成,轉化為生產力來為農民造福。具體來講,一要考慮農作物品種生長特點,大田糧食作物、水果、設施蔬菜根系分布和需水需肥規律大不一樣,其灌溉施肥制度就有很大區別。二要考慮當地的地形、土質及氣候等條件,比如富雨區與缺雨區、暖濕區與冷涼區、沙壤土區和粘壤土區也就不會一樣。三要考慮地區差異、農民的經濟文化水平、組織化程度和生產生活方式等,在制定灌溉施肥制度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差別對水肥一體化落地生根的影響。
所以,我們提倡強化培訓,事前做足深入扎實的調研,在摸清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建設一個“切合實際、方便實施”的灌溉施肥制度——有助于水肥一體化既節水更可平衡施肥,莊稼得以順利“苗長葉、中長根、后長果”,從而實現節水節肥、省工省力、農民富足、鄉村美麗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