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肥行業板塊8月23日收獲了久違的大漲行情,截至收盤,板塊中的磷化工企業興發集團、六國化工等多家企業漲停。
事實上,同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一樣,化工、化肥行業同樣面臨行業低迷、產能過剩的不利局面。今年上半年,產品價格的大幅下降更是讓國內化肥行業顯得低迷。從2015年年報數據來看,化肥行業龍頭云天化已連續4年、湖北宜化和柳化股份已連續3年扣非凈利潤虧損。到今年上半年,云天化凈利潤更是預虧9億-9.8億元,柳化股份則虧損2.39億元。
不過,在基礎化肥陷入業績泥潭的同時,創新型復合肥、專用肥生產企業卻呈現出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金正大、史丹利、新洋豐、新都化工等企業近年的營收和利潤指標均穩步增長,企業營銷體系更加健全、品牌塑造力度加大。在同證券時報記者談及行業現狀時,某大型化工企業高管調侃稱,化肥行業已是“日暮途窮”,但他同時也認為“復合肥行業這幾年情況很好”。
上半年化肥價格驟降
從化肥行業已披露的2016年半年報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場受經濟低迷、糧食價格下滑、出口不暢等利空因素影響整體呈現震蕩下行的趨勢。卓創資訊向證券時報記者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尿素小顆粒出廠均價為1388元/噸,較去年同期下滑15.47%;大顆粒出廠均價為1295元/噸,較去年同期下滑23.82%。磷酸二銨出廠均價2365元/噸,較去年同期下滑11.62%。(曼海姆工藝)50%粉硫酸鉀出廠均價2380元/噸,同比下跌22%。
出口方面,1-6月中國累計出口礦物肥料及化肥1199萬噸,同比減少25.6%;累計出口金額29.93億美元,同比減少39.8%。卓創資訊認為,隨著國際產能的釋放,化肥供應量增加、國際競爭加劇;而國內糧食收購價格偏低,農民惜售導致變現能力減弱,對于化肥的采購積極性降低,也造成了國內化肥價格的下滑。
產品價格的下跌,也直接影響了部分企業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云天化近期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6年半年度經營業績為虧損,凈利潤約為-9億元至-9.8億元。云天化表示,受國際農產品價格下跌及供求關系影響,磷肥企業出口意愿大幅減弱,整個行業出口數量同比減少約40%;同時,國內化肥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加劇。受此影響,公司主要化肥產品銷售量和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導致公司產品銷售毛利同比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