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政策扶持體系

   日期:2014-10-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7    評論:0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連續三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做出重要部署。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省農科院時指出,要適時調整農業技術進步路線,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2013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從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大局出發,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闡述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指出:關于誰來種地,核心是要解決人的問題,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要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把培養青年農民納入國家實用人才培養計劃,確保農業后繼有人。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八大精神和黨中央對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定位,站在“四化同步”的高度提出了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舉措,對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釋放農村活力,指導新形勢下農村人才工作意義重大,也指明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方向。
 
  構建制度體系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必由之路
 
  人才培養政策要始終圍繞農業產業發展需求確定。當前,我國進入四化同步發展的關鍵時期,針對城鎮化速度加快,農業人才結構性短缺的大趨勢,農村人才培養的政策重點主動適應這一變化而調整,從強化勞動力轉移培訓,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到如今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保障農村人才供給,解決“誰來種地”問題,“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已成為我國農村人才工作首要課題。綜觀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進程,無論社會制度、資源稟賦和發展道路有何差異,都注重把培育職業農民作為推動農業發展的核心力量,通過建立規范的國家制度體系,培養穩定的職業農民隊伍,承擔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任務。
 
  2012年8月,農業部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在全國遴選100個縣,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選擇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等作為培育對象,探索建立教育培養、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互相銜接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今年中央財政安排11億元,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在2個整省、14個整市和300個示范縣重點推進,加快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經過近三年探索,初步明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三位一體、三類協同、三級貫通”新型職業農民制度體系。“三位一體”是就培育環節而言,改變以往單純對農民開展培訓的形式,綜合運用教育培養、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種手段培育農民,培養一批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的穩定生產經營者隊伍;“三類協同”是就培育對象而言,按照農業社會化分工,將新型職業農民分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個類型,實行差別化培育。“三級貫通”是就培育成果運用而言,根據教育培訓經歷和生產經營規模等,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認定,頒發證書,并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探索建立標準化、制度化的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制度,引導農民不斷提高文化素質和執業技能。
 
  強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關鍵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有體面,小康才全面”,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造就農業農村人才隊伍,首要目標是要培育穩定的、高效的、可持續的農業從業生力軍,建立健全培養人才、激勵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機制是根本。對新型職業農民而言,要實現未來有人務農、能人務農、職業務農等目標,政策內容具體應涉及人才培養、使用、扶持、服務等各個方面,但核心是要政策扶持,扶持政策必須堅持人才技能與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相結合,必須堅持人才培養與當地產業發展相結合,必須堅持人才培養、產業扶持、技術扶持、金融保險扶持、社會保障扶持等政策體系配套組合。一是要因地制宜出臺產業扶持政策。良好的產業政策是增強農業吸引力,保障人才活力的重要基礎。新型職業農民需要以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為條件,首先應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各產業升級,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快探索土地流轉政策,使土地適當集中;其次要在土地流轉、農業補貼、農業保險、農業項目等方面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傾斜力度,確保種地能得實惠;再次,科學處理新型職業農民、新型經營主體和適度規模經營間的內在關系,促進“兩新并行、兩新融合”,將新型職業農民與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統籌考慮,整合政策資源,保障政策效力。二是要大力強化教育培養政策。一方面應加大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投入力度,構建短期技術培訓、系統農業培訓和農業職業教育互相補充的教育培訓層次,探索推動將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納入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助學和免學費政策范疇,增強新型職業農民的文化素質;另一方面應加快融合農業職業教育、農民培訓、農技推廣等體系,保證新型職業農民的知識技術更新適應產業發展要求,增強專業技術效應,減少交易成本,增加農產品技術附加值,增強農民職業化發展及參與產業化經營的積極性。三是要積極創設保障扶持政策。保障類扶持政策可以解決農民職業化發展的后顧之憂,包括社會保障、就業保障、服務保障等。在保障扶持上,首先應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并享受職工養老與醫療保險,體現職業屬性;其次應探索將認定后未就業的新型職業農民納入失業人員統計范疇,給予相應的失業補助;再次應改善農村金融服務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持續發揮財政、信貸資金協調配套作用,合理利用金融杠桿以保障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由政府參與構建市場化農業服務平臺,引導社會資金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直接服務于新型職業農民產業發展。
 
  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政策建議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事關現代農業根本與長遠,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的探索也將貫穿現代農業發展全過程。當前,重點是通過試點示范,不斷健全完善制度設計,使之與農民需求、農村實際、發展階段相協調、相適應。
 
  具體要采取四項重點措施: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編制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規劃,完善培育制度。在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和充分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進程和農村勞動力演變趨勢,編制發展規劃,完善中國特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二是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的免費教育培訓,并通過建立專門的扶持政策促其創業致富,加快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三是創新農民教育培訓機制和模式。健全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立政府引導下的社會化培育機制,建立標準化、專業化、模塊化的教育培訓模式。四是積極營造良好氛圍。通過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和宣傳發動,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良好氛圍,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蓬勃開展。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