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監測,8月下旬,國內稻米市場整體平穩,優質優價特征突出。伴隨南方省份托市收購全面展開,早秈稻購銷明顯回暖。而粳稻與中晚秈稻價格走勢平穩,隨著院校集中開學及中秋臨近,未來一個月銷區大米消費有望增長,產區走貨有望略有改觀。考慮到此時距離粳稻與中晚秈稻上市還有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市場粳強秈弱、北強南弱的局面依舊突出。
粳米價格整體穩定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黑龍江省鶴崗市2013年產圓粒稻銷售價3040元/噸,拋選圓粒米出廠價4300元/噸;哈爾濱市拋選長粒香米出廠價5100元/噸,出米率65%的長粒水稻收購價3400元/噸;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庫存細長粒米出廠價5400元/噸,因水稻優質原糧匱乏,多數米企停機觀望。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地區拋光色選的超級大米出廠價4800元/噸,超級稻到廠價3400元/噸,小碎米出廠價2600元/噸,價格均穩定。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地區圓粒米出廠價4520元/噸,遼星米出廠價5200元/噸。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地區粳米價格4000元/噸,連云港市東海縣選白粳米出廠價3800元/噸,均較上周一致。從南北價差來看,目前黑龍江佳木斯地區加工企業普通圓粒粳稻收購價3170元/噸,而江蘇南京收購價2940元/噸,兩地粳稻價差為230元/噸,與上周基本持平。
政策收購占據主導
目前,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早秈稻收購價在2560-2600元/噸,市場收購的早秈稻以國有儲備為主。據中儲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共收購托市早秈稻98.3萬噸,其中安徽省收購0.7萬噸,江西71萬噸,湖北1.6萬噸,湖南25萬噸。早稻托市收購截止日期為9月30日,一旦托市收購結束,早秈稻也缺乏了上漲動力。
上周,中晚秈稻價格保持平穩,湖南長沙地區加工企業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2700元/噸,江西九江中晚秈稻出庫價2680元/噸,湖北武漢收購價2750元/噸。2016年,各類政策性糧源迫切出庫,供應充裕。7月中下旬新季早秈稻陸續上市,增加市場供應。上述多渠道均加大市場供應壓力,在需求平淡的情況下,后期秈稻米市場價格仍將承壓。
米企加工利潤不佳
從粳稻與秈稻的價差來看,參考黑龍江佳木斯、建三江地區加工企業普通圓粒粳稻收購價3170元/噸,湖南長沙地區加工企業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2700元/噸,兩地粳秈稻價差為470元/噸,與前期基本持平。
大米方面,目前佳木斯富錦、樺川地區拋光色選的普通圓粒大米出廠價4450元/噸左右,湖南長沙、湖北武漢地區普通中晚秈米出廠價4000元/噸,粳秈米價差450元/噸,與上周基本持平。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顯示,本周東北產區年加工能力在5萬-10萬噸的加工企業開機率為32%,較上周提高2個百分點,企業通過摻兌儲備陳稻降低成本,獲取加工利潤。
秈米方面,因湘鄂皖贛新季早秈稻上市提振開工率,本周湘贛地區年加工能力在3萬-6萬噸的加工企業開工率為40%,與上周持平。目前,主產區加工企業新季早秈稻加工成本在2550-2600元/噸。以早秈米出廠價3900-4000元/噸來計算,理論加工利潤約60-80元/噸。
拍賣成交仍處低位
據國家相關機構統計,8月18日計劃銷售托市粳稻151萬噸,實際成交3.4萬噸,成交率2.3%。其中,2013年粳稻成交1.9萬噸,成交均價3040元/噸;2014年粳稻成交240噸,成交均價3190元/噸;2015年粳稻成交1.5萬噸,成交均價3236元/噸。截至8月18日,今年國家托市粳稻競價銷售累計成交95萬噸。
秈稻方面,8月18日,國家計劃銷售中晚秈稻220萬噸,實際成交12萬噸,成交率5.3%。其中,2013年中晚秈稻成交0.22噸,成交均價2740元/噸;2014年中晚秈稻成交0.41萬噸,成交均價2815元/噸;2015年中晚秈稻成交11萬噸,成交均價2854元/噸。截至8月18日,托市中晚秈稻累計成交136萬噸,其中118.5萬噸為2015年產。
銷區大米價格走強
上周,銷區市場大米價格上漲。監測顯示,浙江省杭州市黑龍江產圓粒大米批發價5040元/噸,比上周上漲20元/噸;江蘇產粳米批發價格為4600元/噸,價格穩定。
北京市東北米批發均價在4850元/噸左右,持平。其中,海淀區錦繡大地玉泉路市場圓粒米批發價4700-4740元/噸,豐臺區新發地糧食批發市場圓粒米批發價4700-4760元/噸。福建省福州市普通東北米批發價5150元/噸,上海市優質江蘇米批發價4650元/噸,均穩定。預計隨著院校集中開學及中秋臨近,未來一個月大米消費有望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