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早稻收購加速臨儲稻銷售需“洪荒之力”

   日期:2016-08-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6    評論:0    

隨著早稻托市收購的啟動,早稻收購價持續回穩,農戶售糧熱情較高,收購進度不斷加快。與此同時,國內臨儲稻谷拍賣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成交情況好于上年同期,去庫存速度有所加快。由于臨儲稻谷庫存十分龐大,化解高庫存仍須多管齊下。

  早稻收購價格總體低于上年

  隨著主產區于7月底相繼啟動早稻最低收購價預案,中儲糧系統的早稻收購價格均穩定在每百斤133元,加工企業及個體糧商的普通早稻收購價也從開秤前期的低位逐步回升,但大都仍低于托市收購價,且較上年同期也有所下跌。如江西省8月中旬國有糧企收購均價為133.1元/百斤,較上年同期下跌2元/百斤,跌幅1.5%;個體糧商122.6元/百斤,同比下跌6.4元/百斤,跌幅為5%。

  早稻收購價格重心下移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國家下調了早稻最低收購價,每百斤較上年下調2元,加上臨儲稻谷庫存龐大,早稻供應繼續寬松,加工企業等市場化收購主體收購熱情不高。

  國企準備充足收購進度加快

  我國早秈稻連續四年啟動托市收購。經過前三年的稻谷托市收購,國有企業糧倉爆滿,糧滿為患,而銷售卻十分困難,導致主產區倉容十分緊張。為做好今年的托市收購工作,各主產區糧食部門早計劃、早準備,通過多種渠道,加快庫存糧食銷售,想方設法騰倉、并倉,滿足收購需要。

  托市收購啟動后,為方便農戶售糧,江西、湖南、湖北及安徽4省的中儲糧分公司、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農發行省級分行,確定的第一批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收購庫點共750個(含委托庫點及其租賃庫點),可用空倉容528萬噸。其中,江西省庫點379個、可用空倉容202萬噸,安徽省庫點19個、可用空倉容8萬噸,湖北省庫點33個、可用空倉容33萬噸,湖南省庫點319個、可用空倉容285萬噸。上年早稻托市收購307萬噸。

  從目前早秈稻的收獲上市情況來看,總體上可滿足前期預案啟動需要。由于國企準備充分,服務周到,托市收購價格又高于市場價,加上早稻收獲后天氣晴好,利于稻谷晾曬,“雙搶”也順利結束。因此,農戶售糧熱情較高,早稻收購進度快于上年同期,收購高峰提前到來。

  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7月31日,主產區累計收購早秈稻119萬噸,同比增加43萬噸。而隨著國家隊的全面入市,早稻收購進度繼續加快。據統計,截至8月5日,湖南省共入庫新糧25.3萬噸,其中托市糧3.09萬噸。而到8月10日,常德市已收購早稻78762噸,其中托市收購32902噸。8月10日常德市一個市的早稻托市收購量已經高于湖南全省累計至8月5日的托市收購量,托市收購進度加快十分明顯。截至8月15日,江西南昌市已收購夏糧15.9萬噸,較上周的1.75萬噸大幅增加,其中國有企業收購8.3萬噸(托市收購7.05萬噸),民營企業收購7.6萬噸。

  當然,由于今年主產區各地天氣不一、災情不同,早稻收獲時間及質量各異,因此,各地早稻收購進度與上年相比也將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湖北、安徽因前期受災較重,減產較為明顯,早稻質量相對較差,因此,其早稻收購進度預計將慢于上年。好在湖北和安徽兩省早稻所占比重較小,對早稻總體收購影響不大。

  大米需求恢復市場走勢堅挺

  目前,國內稻米市場在前期小幅上漲后總體保持平穩走勢。8月中旬,安徽蕪湖市場早秈稻收購價2600-2640元/噸、中晚秈稻2660-2720元/噸,標一早秈米批發價3840元/噸、標一中晚秈米4320元/噸、標一粳米4460元/噸,均與上旬持平;滁州市三等中晚秈稻收購價2560-2700元/噸、普通中晚秈米3800元/噸、普通粳米4540元/噸,均與上旬持平,普通東北米5500元/噸,上漲100元/噸。江蘇南京市場蘇產特等粳米批發價4560元/噸,蘇皖標一粳米4320元/噸,東北產標一粳米5040元/噸,保持平穩。浙江杭州市場黑龍江產圓粒大米批發價4960元/噸,安徽產晚秈米4020元/噸,價格穩定。北京市東北米批發均價在4850元/噸左右,持平。廣州地區普通早秈米批發價3680元/噸,普通晚秈米4110元/噸,均持平。

  隨著學校開學日期臨近,食堂等集團消費已開始著手大米備貨,大米需求將逐漸恢復。后期天氣逐漸涼爽,稻米市場購銷開始擺脫前期低迷走勢,成交趨于活躍,行情也繼續保持堅挺向上走勢。

  臨儲稻谷銷售繼續有序進行

  由于上年產稻谷托市收購再創紀錄,隨著時間推移,農戶手中存糧日益減少,進入6月份后,地方儲備稻谷輪出高峰開始消退,市場糧源逐漸減少,價格開始抬升,企業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稻谷來源,臨儲稻谷拍賣成交因此逐步好轉,6月20日-24日單周成交達到55.8萬噸(含超期儲存粳稻拍賣的23.9萬噸)的水平。

  截至8月11日,今年各類政策性稻谷累計成交421萬噸(含最低收購價收購的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以及超期儲存粳稻),已經與2014年全年臨儲稻谷銷售量423萬噸接近,略低于2015年全年525萬噸的銷售水平。照此勢頭,預計9月中旬就可全面超越2015年的銷售量。

  今年臨儲稻谷銷售較快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將2011和2012年產的臨儲粳稻劃為超期儲存粳稻,8月10日后又加入了2013年的臨儲粳稻,并大幅下調了起拍價格,增加了投放規模和投放庫點,刺激超期儲存粳稻銷售增加。即使在進口大米繼續超常規增加、上半年進口量達到近200萬噸的情況下,托市稻谷銷售依然較好。據統計,自5月27日超期儲存粳稻首次投放至8月11日,累計成交185.7萬噸,占今年托市稻谷銷售量的44%,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同時,地方儲備稻谷輪換提前進行,出庫高峰提早結束,在農戶糧源見底的情況下,企業不得不從臨儲拍賣市場上尋找糧源。隨著臨儲稻谷投放的增加和加工企業部分得到滿足,后期臨儲稻谷成交率逐漸趨于平穩。

  臨儲去庫存須祭出“洪荒之力”

  雖然今年臨儲稻谷銷售較前兩年加快,但與龐大的臨儲總量相比,依然顯得太慢。即使按照目前每月150萬噸左右的成交量測算(含超期儲存粳稻),一年的成交量也不到2000萬噸,若考慮因啟動托市收購而暫停等因素的影響,出庫量將會更少。而近三年每年臨儲稻谷的收購量均超過3000萬噸。照此進度,臨儲稻谷的銷售量仍將低于收購量,總庫存量也將有增無減,難以下降。

  因此,僅有超期儲存粳稻的銷售創新還不夠,還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政策和創新辦法才有可能化解高庫存。

  超期儲存粳稻的銷售價格雖然不高,很有競爭力,但它的銷售對象主要是工業用糧及飼料用糧,與玉米和飼料小麥相比,競爭力仍不夠強。

  由于超期儲存稻谷無法在占稻谷需求最大份額的口糧市場上銷售,因此也難以有效遏制進口大米的瘋狂沖擊。而如果臨儲稻谷都要通過轉化成超期儲存稻谷的形式才能加快銷售,國家財政也難以承受。

  為更快地消化臨儲稻谷庫存,滿足企業需要,應對進口大米沖擊,減輕國家負擔,可以考慮對臨儲稻谷的銷售采取階梯減價拍賣的辦法,即收購期一年內的臨儲稻谷實行按托市價拍賣銷售,以保持稻米市場相對穩定。保管時間每延長一年,拍賣底價可根據國內外市場行情酌情調低200-300元/噸不等。通過這個辦法不但可以更好地體現新稻、陳稻的不同價值,兼顧各方面的利益,給予加工企業更多的選擇,從而加快臨儲稻谷的銷售,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利于國內外稻米市場的接軌,還可以讓城鄉居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同時,加快推進稻谷供給側改革,臨儲稻谷降到合理庫存前,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保護農戶種植利益的前提下,適當降低稻谷產量,以減少稻谷收購量,加快臨儲稻谷庫存的消化。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