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農業部、中國奶業協會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對外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6)》。報告指出,2015年我國奶類總產量達到3870萬噸,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印度和美國;2015年國內乳品檢驗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七年保持100%。
報告顯示,2008年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經過八年的行業整頓,奶業發展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2009年以來,農業部共抽檢生鮮乳樣品15.1萬批次,監測數據表明,2015年生鮮乳平均乳脂率3.69g/100g,比國家標準高出0.59g/100g;乳蛋白率3.14g/100g,比國家標準高出0.34g/100g;菌落總數46.7萬CFU/mL,遠低于國家標準200萬CFU/mL。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表示,2015年存欄100頭以上奶牛的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個百分點,規模養殖場100%實現機械化擠奶;奶農專業合作社超過1.5萬個,是2008年的7倍多;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君樂寶、飛鶴等中國奶業前20強企業乳制品產量、銷售額分別占全國的51%和54%,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但同時,中國奶業的一些問題仍不可忽視。由于國際奶業過剩,大量乳品低價沖擊國內市場,致使國內原奶產量過剩,奶業養殖陷入困境,50%以上企業虧損,養殖者不得不“殺牛”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