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本市相關主管部門持續對全市經濟果林生產實施補貼政策等措施,有力保障了地產果品的安全,同時精心打造的一系列優質品牌,因其質量保證、供應期長、購買方便等優勢,在申城果品市場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落實“雙增雙減”凸現品牌效應
“雙增雙減”政策,即通過政策的引導,鼓勵果農增加有機肥和生物農藥的使用,減少化肥和化學農藥的使用。對使用有機肥每畝給予200元補貼,果實套袋每畝給予100-150元補貼;使用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等高效低毒農藥,每畝最高可獲得120元補貼。政策基本實現了林果生產全覆蓋,每年補貼資金近1億元,有力保障了地產果品的安全。經過較長時間的積淀,本市產生一批知名度較高的果品生產企業,形成了以“傳倫”葡萄、“皇母”蟠桃、“錦繡”黃桃、“桃詠”水蜜桃、“倉橋”水晶梨、“前衛”柑橘、“敏藍”藍莓為代表的約100-150個優質果品品牌和注冊商標,其中有10個成為上海名牌。已有超過500個水果產品通過了無公害、綠色或有機食品認證,覆蓋面達到全市果樹生產面積的70%。
調整品種結構 豐富果品品種
本市各級主管部門通過合理引導果農進行早中晚熟品種結構的調整與栽培技術運用,使地產果品品種越來越豐富,供應期進一步延長。葡萄品種超過50個,桃子有30多個,梨有10多個;另外藍莓、櫻桃、獼猴桃、枇杷等小水果種類經過馴化試種,品種也在不斷增加。
從成熟期來看,5至6月,櫻桃最早上市,接下來是藍莓、枇杷上市;桃的成熟時間從6月上中旬到8月底,最早是油桃,水蜜桃集中在7-8月,黃桃集中在8月中下旬,還有少量桃品種成熟期可延續到國慶節前后;葡萄的成熟時間最早在6月1日上市,7-8月是高峰,最晚可以到10月底;9-10月是獼猴桃、棗子、柿等成熟的季節;11-12月,柑橘成熟上市。
搭建線上平臺 方便市民選購
相比進口及外省進滬果品,本市地產果品的一大優勢就是采收成熟度高,風味更好、更新鮮。許多地產果園的果品在淘寶、1號店、好果多等多個知名購物網上開了店鋪,如馬陸“傳倫”牌有機葡萄在天貓上開了旗艦店,桃詠桃業專業合作社的多個果品上了“1號店”銷售。從去年開始,市林業總站聯合本市高端果品銷售平臺“好果頌”,在微信銷售平臺特別推出了“安全優質信得過果園”專區,市民輕觸手機即可購買到本市優質果品,外環以內的市民更是可以享受在指定日期免費送貨到家的便捷服務。
近年來,本市郊區以果園為載體的觀光采摘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不完全統計,本市已建成各類農業旅游景點245個。其中,以果樹為主的景點超過1/3,年接待規模萬人以上的景點96個,年接待游客為2019.34萬人次,涉農旅游總收入7.43億元(不含農副產品銷售收入),解決農民就業32655人。當前是果品最適合采摘的時節,市民朋友可以去嘉定馬陸葡萄公園、金山水果公園、奉賢申亞度假農園等郊區果園盡情享受健康養生之旅,還能嘗到果園里出產的農家特色美食。左圖為市民在滬郊果園吃著綠色認證葡萄,體驗采摘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