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螺螄殼里”做出大道場浙江精細農業發展之路

   日期:2014-10-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4    評論:0    
  把菜種在“空中”,發展“私人訂制”,從田間到餐桌的“新鮮配送”……人多地少的浙江,在“螺螄殼里”做出“大道場”,探索出一條適合浙江省情的精細農業發展之路。
 
  精細探索,浙江農業“開新花”
 
  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調查顯示,該省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56畝,約相當于全國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人均耕地0.795畝的警戒線。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顧益康說,現實條件逼迫浙江農業走精細發展之路。
 
  把菜種在“空中”,“海歸”葉凱鋒認為,這種節約土地的現代農業符合浙江實際。在寧波慈溪市觀海衛鎮靠海近灘涂的一塊鹽堿地上,葉凱鋒的“富葉農場”的兩個圓形大棚格外顯眼。進入大棚,一根根豎立的“柱子”上長滿了青菜,地上只有一些管子,引起參觀者極大的好奇。“這是農場的立體栽培,豎立的 ‘柱子’里有6個噴頭,不斷輸送營養液。”農場負責人章秀亮說。
 
  “現在搞農業,思路上要有創新,管理上要精細。我們立體栽培的溫度、濕度、營養液輸送等,全是電腦控制,兩個大棚,一個人看著就夠了。”葉凱鋒說,大棚里一年輪種六次,加上菜種在“空中”,占地一畝的大棚產量相當于傳統六七畝地的產量。
 
  跟著太陽種西瓜,給果蔬聽音樂,牛欄咖啡豬欄茶吧……敢想敢闖的浙江人正通過精細探索賦予農業新期待。
 
  私人訂制,多收豈止“三五斗”
 
  在紹興嵊州市,綠城投資的現代農業園區,根據線上“下單”情況,將新鮮的應季蔬菜配送到長三角地區的業主家里,這已成為綠城一塊新業務,吸引了不少企業前來取經。
 
  正是精細化發展,讓浙江臺州的“忘不了”柑桔賣到三四十元一斤,而且供不應求。在精細化、品牌化經營之下,農業效益大為提升。正是逐漸提升的農業效益,讓村里的務農者結構從“兩個老人八顆牙”到“一社一名大學生”,而這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
 
  “以精細化的生產過程來強化農產品的綠色、安全,這是很有潛力的朝陽產業。”在葉凱鋒看來,誰在這個領域占據先機,誰就是未來市場的“寵兒”。在立體栽培的蔬菜賣到10元一斤之后,葉凱鋒正謀劃用手機APP精準營銷自己的“空中”青菜,更精準、更智能、更細分地契合當前社會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的巨大需求,搶占現代農業先機。
 
  浸淫在市場經濟腹地的浙江農民已經嗅到這種商機,近年來,聞名市場的龍井茶、山核桃、楊梅、柑桔、有機米,讓務農效益大為提升。浙江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29年“領跑”全國各省區。
 
  高點“對標”,建設綠色農業強省
 
  在浙江,梨子、蘋果論個賣、山貨土貨上百元一斤早已不是新聞。在農業效益、精細水平穩步提升的同時,浙江瞄準農業發展潮流,高點“對標”,提出建設“產管并重促提質,安全放心美生活”的綠色農業強省,通過精細化引領,重塑“魚米之鄉”輝煌。
 
  “浙江經濟發達、優質安全農產品有巨大的需求,所以我們搞農業的,就要走精細化之路,提供市場認可的產品。”浙江“忘不了”柑桔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貽法說,浙江不少務農者都意識到這一點,厚積薄發,正在這個一度被認為“落后”的產業中尋找機會。
 
  順應來自農民的精細探索以及建設綠色農業強省的目標,浙江農業結構正在歷經戰略性調整。農業區域布局由“小而全”轉向“大而專”,農業產業結構由“平面式”轉向“立體式”,農業發展空間由“封閉型”轉向“開放型”,信息、資金、技術、市場等要素正加快向農業領域傾斜,曾經的農業“洼地”正變身為社會注目、資本青睞、人才創業的“高地”。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