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平曾經在外務工,開過鏟車,做過搬運工,收入不高,家庭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一次,他在網上看到泥鰍含有多種維生素,有“水中人參”之稱,特別適宜身體虛弱的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便遠赴廣州、湖南資興市等地學習泥鰍大密度生態養殖技術。
2014年12月,李格平投資8萬多元,在家鄉租賃5畝地挖成池塘,從廣東佛山引進了首批10萬尾泥鰍幼苗走上了創業路。但泥鰍對環境比較挑剔,對飼養技術要求苛刻,養殖伊始,由于缺乏經驗,李格平養殖的泥鰍要么死亡,要么逃逸,要么被鳥和蛇吃掉,10萬尾泥鰍幼苗存活率僅有30%至40%,當年賠了3萬多元。
但李格平并不氣餒,他漸漸摸索出門路。他用豆腐渣、魚粉等配成高蛋白的飼料,發酵后每天早晚準時進行喂養;最關鍵的是把握好水溫和PH值,如果養殖用水不達標,飼料的配方不合適,就會導致泥鰍爛嘴、白頭甚至死亡。干中學學中干,經過不斷總結和調整,他終于得心應手,一池池泥鰍被他照料得十分歡實。
2015年10月,李格平加大投資力度,又購進15萬尾幼苗,并在池塘四周圍起了尼龍網以預防天敵。還購買了一套測水溫水質的設備,堅持每天測試,使泥鰍的存活率提高至70%。
李格平用的是生態養殖法,養出的泥鰍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銷路不愁。他說:“每批泥鰍畝產1500斤,一年2批,現在的市場價為25元/斤,一年可賺20多萬元。目前,第二批泥鰍已銷售了1500多斤。”
小泥鰍掀起了“致富浪”,李格平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