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主產區(qū)早秈稻收購基本結束,受雙搶雙種影響,當前售糧高峰尚未到來。為保護農民種植收益,江西、湖南、湖北及安徽等早秈稻主產區(qū)已經陸續(xù)啟動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按照國標三等早秈稻1.33元/斤的價格敞開收購農戶手中余糧。
主產省托市收購陸續(xù)啟動收購庫點公布
7月28日江西省率先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開啟2016年早稻收購大幕,緊接著湖南、湖北和安徽省也于7月30日正式啟動收購預案。各省啟動時間跟上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早稻托市收購截止日期9月30日。
江西省第一批2016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委托收儲庫點379個,提供倉容約202萬噸;湖南省受連續(xù)三年啟動早稻托市收購政策影響,目前糧食高倉滿儲。2016年共確定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委托收儲庫點322個,提供倉容超過200萬噸,今年早稻托市收購量預計130-140萬噸左右,與去年實際收購量基本持平。糧食部門準備的總倉容能夠滿足早稻收購需要,確保“顆粒歸倉”;湖北省2016年早稻托市收儲庫點33家,分布在全省21個縣市,按國家規(guī)定的質價政策掛牌收購早秈稻;安徽省安排了19個收儲庫點,共8.3萬噸空倉容,分布在全省7個早秈稻主產市,確保農戶賣糧方便。
今年早稻質量和產量雙降上市量減少
2016年湖南省早稻播種面積為2742.06萬畝,同比減少0.06%;早稻生長期遭遇大雨、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收割期又遇強暴雨,預計總產量806萬噸左右(相比較,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湖南早秈稻產量858.9萬噸),商品量450萬噸左右。
2016年安徽省早稻種植面積約300萬畝,與去年種植面積相比略減,早稻平均畝產324.1公斤,較去年減產63.3公斤,減幅達到16.34%,預計總產量97.23萬噸(相比較,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安徽早秈稻產量109.2萬噸)。
2016江西省早稻種植面積2047.6萬畝,比去年下降1.9%,早稻產量受自然災害頻發(fā)重發(fā)影響,預計略有減產(2015年江西早稻產量811.9萬噸)。湖北省受災嚴重,預計稻谷產量較上年也有大幅下降(2015年湖北早稻產量252.3萬噸),雖然官方沒有公布江西和湖北省的今年的早稻產量數據,但是跟上年相比,預計下降幅度也不會太小。
綜合糧網前期調研來看,今年早稻整體受災影響較大,上市量減少,上市時間也較往年有所推遲。且受天氣影響,早稻不完善粒,霉變及發(fā)芽粒都會增多,質量差于往年水平。
政策收購主導市場托市價天花板效應明顯
早稻托市收購政策在連續(xù)實施了近12年后,首次出現下調。1.33元/斤的托市收購價較上年下降0.02元/斤,跌幅1.48%。托市價下調、稻強米弱行情持續(xù),再加上早稻因災減產、質量下降,區(qū)域質量差別較大,早稻收購市場開秤價格偏低。據監(jiān)測,7月末湖南新產早秈稻市場價格1.25元/斤,湖北1.25元/斤,江西1.17元/斤,湖北1.30元/斤,均低于托市收購價。托市收購的啟動,一方面加快了農戶售糧進度,另一方面,促使市場價格逐漸回歸到托市價附近,提振市場行情,確保質量好的稻谷能夠歸倉到庫。但是質量相對較差的早秈稻,無論貿易商還是米企收購意愿都會大大降低,在稻米整體行情不旺的情況下,托市價顯然已經成為今年早稻價格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