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取得新獸藥證書是否等于開發了個好產品,我們說不一定,對于大多數獸藥企業來說,如何立項是關鍵,選對方向至關重要。不要盲目追求擁有新獸藥證書的數量,有些新獸藥申報下來后就直接“石沉大海”,后期沒有進行市場化;有些在臨床應用上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在市場上自然就沒有什么比較明顯的優勢,這樣的新獸藥,從筆者角度看,是一種“浪費”,沒有起到新獸藥應有的價值與意義。問題的根本就在于開發前期的立項調查沒有做好,沒有結合企業自身的條件、沒有考慮到養殖業的需求、更沒有從藥物性價比的基礎因素去考慮,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閉門造車”的結果。
然后我們再說如何立項,如何選準方向,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向考慮。
一是,企業自身的產品結構,現有產品有哪些,哪些領域和方向需要調整、加強。
二是,目前的銷售模式和對象,哪些是目標客戶、采用何種方式進入是思考的關鍵。
三是,應適合當前的養殖模式,養殖模式的改變可能會引發獸藥格局的新變化,從個體動物給藥改為群體給藥,從治療用藥改為預防用藥。而預防保健其實是中藥的最大優勢,自然產品開發方向應該向這方面偏移。
四是,考慮區域養殖的專一性、專業性,針對水產養殖增加防蟲藥、消毒藥、蛻皮促長藥的中獸藥生產;針對特種養殖則增加止血藥、促毛皮光亮藥的中獸藥生產;特別是針對當前的大規模養殖模式、疫病容易發生的狀況研究和開發增強免疫力和抗毒抗菌的新制劑。
五是,看準國家畜牧發展方向,例如未來大動物飼養存欄有可能將持續上升,那么針對牛羊等的新藥是否應該儲備。
六是,伴侶動物市場不可忽略,隨著人類對寵物依賴性的加強,以前一些在人類常見老年性疾病將會更多的出現在伴侶動物身上,如關節炎、糖尿病等將司空常見,另外人類與伴侶動物的親密度日益加深,人畜共患病藥物的開發也不得不考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