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農業部對于水肥一體化應用范圍以及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在上海市農技推廣部門的大力倡導支持下,水肥一體化進程得到了有效推進。隨著水溶性產品推陳出新,各種滴管設備也在不斷跟進。與此同時,種植戶科學施肥理念有所提升,但上海市蔬菜生產中土肥水管理過程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土壤次生鹽漬化嚴重,設施蔬菜10萬畝,其中20%的設施菜地土壤質量退化,已成為上海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約瓶頸之一。二是蔬菜復種指數高,菜農缺乏節水節肥觀念,年化肥用量高,肥料利用率低,僅為8.7%-24.4%。三是蔬菜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面積規模小,難以形成規模化管理。
建立土壤墑情評價體系
探索蔬菜精準灌溉技術
上海市農技推廣部門一直以測土試驗等技術基礎工作為核心開展了大量土壤分析工作,共采集土壤樣品1400個,完成5個區縣的菜地基礎地力研究,獲得菜田基礎地力和養分指標等重要資料。開展蔬菜全生育期養分吸收規律研究,其中包括黃瓜、卷心菜、花菜等,明確蔬菜全生育期內養分吸收利用特征,采集蔬菜樣品600個;開展主要蔬菜作物肥效試驗80組,研究不同單質肥料施用量與產量的關系、肥料當季利用率、產值、產投比、凈效益等。在此基礎上,研發大田蔬菜專用配方肥料10個,為建立主要蔬菜土壤養分豐缺指標體系和構建科學施肥體系打下扎實的基礎。據了解,在寶山、奉賢、浦東、青浦和崇明5個區縣建立設施菜地土壤墑情監測點,初步建立上海蔬菜土壤墑情評價體系,探索土壤墑情監測在蔬菜精準灌溉技術上的應用。
據悉,目前噴灌、移動噴灌車、地膜覆蓋滴灌等幾種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在綠葉菜、大田露地類、茄果瓜類作物上處于日趨成熟的發展過程。優質水溶性肥料+先進滴灌設備才能達成預期肥效。與時俱進的滴管設備能夠實現按比例施肥、計量精確;隨時監控肥料的比例,在感應田間施肥量的同時,進行自動施肥。
蔬菜水肥一體化
踐行科學施肥理念
傳統的田間蔬菜管理方式既費時又費力,為了能夠更好地節約用水、節約化肥,省工、省力,水肥一體化技術發展正當時。水肥一體化是按照蔬菜生長過程中對水分和肥料吸收規律和需求量來設計的,在一定時期定量的水分和肥料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借助灌溉系統將肥料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土壤,既可以減少肥料的成本,還可以減少肥料對地下水及土壤環境污染,減少農藥殘留污染,有效改善田間生態環境。
近些年,上海蔬菜水肥一體化技術的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番茄、黃瓜土壤養分評估與推薦施肥技術。已經在7個核心示范基地對番茄、黃瓜進行土壤測試和田間輔助試驗,建立菜地主要蔬菜作物養分豐缺指標體系,通過對示范基地菜地土壤養分的檢測與分析,對菜地土壤養分進行科學評估,根據“缺啥補啥”原則,為蔬菜生產提供推薦施肥技術方案,推進該技術的示范應用。二是目標產量引導蔬菜平衡施肥技術,通過對番茄、黃瓜進行相應的肥料梯度與運籌試驗,特別是了解氮素營養需求規律和氮素營養關鍵需求時期,以及灌溉管理措施來優化追肥次數,根據蔬菜目標產量、土壤養分供應和肥料當季利用率,提供蔬菜有機無機配比、氮磷鉀三要素平衡以及補充中微量元素,合理使用水溶性肥料,為菜農提供蔬菜平衡施肥技術。三是田間快速測試儀引導精確灌溉技術,建立上海郊區主要土壤類型田間持水、快速測試儀數值和番茄黃瓜水分生理需求關系,利用田間快速測試儀引導精確灌溉。可以實時監測到土壤各層的水份和溫度變化,形成曲線。還可以安裝葉面溫度傳感器進行番茄草莓等作物晚疫病的預警,在疾病發生的80%-90%在時候,進行預警,提醒用藥,這樣用藥精確,不浪費,可以減少用藥的次數。通過找到水份飽和點,脅迫點,根系活躍時每天的水份消耗量,可能直觀形象的觀看數據,計算出每小時,或每天作物生長需要多少水份。四是水肥一體化耦合技術,根據番茄、黃瓜生長所需水量及不同階段肥料需求,在灌溉與施肥上進行有機耦合。主要包括黃瓜、番茄灌水次數、灌水時間、灌溉定額、施肥模式、施肥次數及灌溉施肥的耦合方案,以及基于微灌系統的水溶性肥料的生產應用,建立水肥一體化技術指標體系。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應用,制定基于微灌系統的番茄、黃瓜水肥一體化技術規程。
根據初步統計,上海核心水肥一體化蔬菜示范區內,春季黃瓜、番茄節肥達30%,節水55%,省工70%。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三年行動計劃推廣應用12萬畝,爭取每畝補貼達200元。蔬菜水肥一體化發展任重道遠,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參與到水肥一體化的隊伍當中,一起踐行科學施肥理念,享受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