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東首家 果樹枝條也能還田了

   日期:2016-07-1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693    評論:0    

如今在棲霞,一種用果樹枝條加工有機肥的技術在全省率先實現。果農拉著修剪下來的蘋果枝,只需支付加工費就可以拉走等量的有機肥,這種就地化加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種植成本。

  廢枝條堆滿街,

  除了燒火沒啥用

  6月17日,記者見到棲霞市瑞祥果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成剛時,他正在跟社員清點果農運來的蘋果枝條。院外一塊近萬平方米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枝條堆成了一座小山,這些都是用來加工有機肥的原料。“這些枝條總共是6萬噸,你能想象如果不在我這兒放著而是堆在村里是什么樣的場景嗎?”王成剛問記者。

  棲霞被譽為“蘋果之都”,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70萬畝,每年修剪下來的枝條就有20多萬噸。“原來這些剪下來的廢枝條除了燒火,啥用也沒有。現在條件好了,燒火也用不著了,堆在房前屋后,很影響村容村貌。”王成剛說。

  為了整治廢棄枝條亂堆亂放問題,棲霞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堆滿廢枝條容易招蟲子、病菌,而且也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我們這兒年年都有因為這個起火的。”棲霞市蛇窩泊鎮榆林子村村支書馮秀陽說,“整治不過來還是因為剪下來的枝條實在是太多了,又對老百姓沒啥用,要是這枝條能賺錢就不一樣了。”

  變廢為寶,

  枝條加工有機肥

  廢棄枝條要賺錢就得研究用處,此前唯一的用途就是加工成生物炭。偶然一次機會,王成剛發現有些地方用棉花籽作原料生產有機肥,這讓他想到了家鄉的蘋果枝條。“原來果農對化肥的使用率太高,導致果園出現地力下降、土壤板結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加大有機肥的施用比例,讓蘋果枝變成有機肥再返回蘋果園。”王成剛說。

  王成剛請來業內的專家,經過5年攻關最終研發成功。王成剛介紹說,加工過程得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工藝,得先把蘋果枝條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顆粒,然后裝入特制的容器內。放進全密封的高壓鍋,在127℃的高溫下進行連續6個小時的滅菌。然后轉入由冷庫改造的養菌車間,注射進5個菌種共計80多種單一的菌群,在50度的恒溫下連續發酵21天,就成了優質的有機肥。

  把蘋果枝條變成有機肥,國內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可真正把它變為現實的僅有王成剛一人。“今年我們通過省科技廳查了一下果木生物質規模化還田利用技術,除了加工生物炭其余都沒有。也就是說,在可查的資料中,用蘋果枝條加工有機肥這項技術在國內還是空白,在省內肯定就這一家。”煙臺農科院土肥所副所長張瑞清說。

  就地加工降成本,

  有機肥成本一畝省2000元

  蘋果枝條變身有機肥,帶來的好處不是一點半點。果農拉著修剪下來的蘋果枝,一噸只需要支付600元的加工費,就可以拉走一噸的有機肥,比市場價便宜近2000元。“我們這兒戶均5畝地,按照每畝地1噸有機肥的標準,就可以節省近萬元的成本。原來大家眼里的廢枝條現在都成了寶貝,剪下來趕緊拉到合作社去換肥料,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馮秀陽說。

  盡管加工技術已經成熟,但王成剛并不打算成立專門的生產企業,走市場化運作的道路。“因為那樣一級一級的代理商就會從中間加價,這些成本最終還得攤到老百姓身上。本來就是給老百姓節省成本的事,肯定不會那么做。”王成剛說,“所以我們只能是枝條換肥料,收取加工費,不對外銷售肥料。”

  蘋果枝條加工的有機肥,有機質含量在90%以上,超出市場肥料的一倍多,種植效果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果農的認可。如今,不光是棲霞,就連周邊縣的許多果農都慕名而來。“光上半年我就加工了5萬多噸有機肥,這還是加班加點忙活出來的,現在還有6萬多噸沒來得及加工。”王成剛說,“除了棲霞,全國還有很多蘋果種植地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大家能把這些廢枝條充分利用起來,就可以幫更多的果農減輕購買農資的負擔,產出更多優質的蘋果,對整個產業的發展都是有幫助的。”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