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河北省涿州市高官莊蔬菜標準園舉辦的“京津冀一體化優質安全蔬菜生產植保技術交流會”上,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蔬菜關鍵客戶經理孔憲陽說:“蔬菜安全生產方案的核心就是十字方針:預防創效益,治療造損失。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要以預防為主,預防可以減少用藥量,產量穩定,效益得到提升,而到需要治療的時期,治療變得不可控,成本提高,風險增大”。
隨著北京蔬菜產業外擴的效應逐漸顯現,落戶于燕趙大地的北京蔬菜企業和農貿批發市場供應基地越來越多。“北京是一個消費型大都市,有著獨天得厚地資金、技術、人才優勢,而河北地大物博,有著土地、人力、政策等優勢,互通有無,合作發展,這為京冀兩地聯手打造優質蔬菜安全生產基地打下了堅實地基礎。”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糧經科副科長張金良說。
2010年,涿州市開始與北京進行蔬菜產業對接。涿州市農業局副局長劉彥峰介紹,涿州加強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農業局、北京市農科院等政府、科研單位合作,變中小種植戶經營為蔬菜標準園區經營,變松散式管理為企業化管理,蔬菜產業得到了很好地發展。目前,涿州蔬菜產業與北京對接急需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及時了解蔬菜產業發展的新信息,并將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落實到園區蔬菜生產中,提高園區在蔬菜病蟲害預防、有害生物監測等方面的能力,從而提升園區蔬菜的品質,保證蔬菜質量安全。二是在市場銷售方面,園區同中小種植戶比較,存在著種植成本高、價格相比無優勢的劣勢。涿州大部分園區生產的蔬菜都供應北京新發地農副批發市場,是低端消費人群。這需要與北京中高端蔬菜市場對接,在提質的基礎上,挖掘涿州蔬菜產業的潛力,進入中高端人群的餐桌,達到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