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農民放心“存地”經營者省心“貸地”

   日期:2016-07-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0    評論:0    
核心提示:六月下旬,中原大地上高溫持續,在河南省臨潁縣杜曲鎮杜街村,村民劉中臣在家中悠閑地吹著風扇,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緊張地去照護自己的承包地。

六月下旬,中原大地上高溫持續,在河南省臨潁縣杜曲鎮杜街村,村民劉中臣在家中悠閑地吹著風扇,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緊張地去照護自己的承包地。“以前我也是個種糧大戶,承包了五六百畝地,但隨著流轉費用的增加,加上‘土地銀行’的出現,我也適當轉變一下經營思路,轉手把地包給了和眾大美農業科技產業園,然后在科技園打個零工,掙個跑腿錢。”劉中臣高興地向記者介紹。

  劉中臣所說的“土地銀行”是成立于2015年3月的臨潁土地銀行,又名河南匯農土地流轉發展有限公司,是由臨潁縣人民政府出資2億元,持有87%的股份,主導發起成立的,面向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新型經營機構,這也是河南省首家以政府為主導的土地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一樣,臨潁土地銀行有“存入”有“貸出”,只不過存貸的不是貨幣而是縣域內的耕地。

  “土地銀行,以土地‘存入’和‘貸出’為主體業務,化零為整搞活農村土地經營權,提高了耕地質量,促進農村土地有序、規范、安全、高效、科學流轉配置,推動了農業生產規?;?、產業化、現代化。”臨潁縣委書記陳紅陽介紹。

  農民:把土地存入土地銀行放心

  在臨潁縣城新區,臨潁土地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正常營業,來來往往有前來辦理業務的農民。銀行營業大廳中央有一個大沙盤,清晰地標注著全縣已經存入和貸出耕地的具體位置。臨潁土地銀行總經理郭彥杰介紹,目前已有48526戶農民將25萬畝土地的經營承包權委托給臨潁土地銀行托管經營。

  土地銀行成立后,劉中臣動員了村里的農戶把原本流轉給自己的556畝地都存入了土地銀行,然后由和眾大美農業科技產業園通過土地銀行把這些地再貸出來。“一存一貸效果大不相同,有公家為我們托底,不論地里收成好壞,老少爺們兒的租金是能保證的,把土地存入土地銀行放心。”劉中臣說。

  劉中臣所說的把地存到土地銀行的程序并不復雜。郭彥杰向記者介紹,首先農戶向農業局申請土地確權,農業局進行土地確權頒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后,村里的個人或村民小組先提出申請,經村民小組審核把關,由土地銀行為耕地評估定級,確定其當前的價值,再簽訂合同存入耕地,土地流轉生效,土地銀行給村民或小組發放存折以便及時兌現利息。

  “利息兌付原則上一年一付,以當年國家小麥三級收購保護價進行折算。”針對農戶土地的利息兌現,郭彥杰介紹,存入的耕地畝數越多期限越長,所獲得的利息就越高,以50畝以上、5年存期的地塊為例,每畝價格是800斤小麥,若按1.18元/斤計算,每畝土地利息就是944元。農民憑土地存折可以支取現金,也可以到指定的糧食企業兌換糧食、面粉,或者在土地銀行農產品兌換中心兌換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土地銀行的建立還解決了土地流轉不規范問題,使閑置撂荒的土地重新得到利用;以空心村整治出的土地作為抵押物,向空心村治理項目提供融資,破解了空心村治理的資金難題,增加了耕地面積。

  經營者:從土地銀行貸土地省心

  “土地銀行就是土地流轉的小型經營模式,不僅能保障農民的收益,也完全避免了土地經營主體和農戶之間的糾紛,既有效提升了耕地的質量,又為經營主體提供了資金等諸多便利。”杜曲鎮灣陶村何氏莊園家庭農場負責人何德營雙手贊成土地銀行的成立。

  “土地銀行的政策是貸出的土地利息(租金)按年收取,貸地者首付30%的利息作為保證金,其余的70%可以在年終收獲后支付。”郭彥杰說,土地銀行會集中縣里涉農資金和項目,將存入土地按高標準糧田的要求進行土地整治提升,存貸差在農民存地價格基礎上每畝增加30~50元,并且每年會根據存入耕地的情況按時足額將利息發給農民。

  何德營種地是一個腳踏實地的過程,從最初承包100多畝地,逐年增加到目前的520畝,8年多的規模種植讓老何擁有了豐富的種植經驗。還讓老何高興的是,土地銀行通過加大對農民的土地整理力度,使已流轉的土地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溝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改善了已流轉土地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增強了已流轉土地的豐收保障。

  老何告訴記者,縣里千億斤糧食、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小農水重點縣等涉農項目都優先投放到已流轉到土地銀行的耕地上;農業科技部門培育新品牌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也優先選擇在土地銀行貸地的經營者。“這條件,太誘惑人了。”老何笑著說。

  看到商機的老何立馬動員153戶農戶把已流轉給自己的456畝地存進了銀行,然后他再從土地銀行將這些地貸出來,這樣不單單是農戶的利息有了保障,老何還能從土地銀行貸出30多萬元進一步維持家庭農場的運轉。有了土地銀行的支持,老何種糧的底氣更足了。

  和眾大美農業科技產業園董事長吳偉杰告訴記者,自己回臨潁投資現代農業,考慮了土地銀行規模流轉土地的便捷性、穩定性、安全性,也是看中了土地銀行對其資金、技術和信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土地銀行:整合資源提供服務用心

  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土地銀行與農發行合作,將政府投入的一部分資金作為保證金,放大后為農業經營主體擔保貸款,以解決地面農作物不能抵押貸款的難題,為種植大戶提供有效的融資服務,解決了他們為土地再投入的資金難題,提高了土地的投入產出效率。

  如何保障資金到期歸還?面對記者的疑問,郭彥杰說,土地銀行建立了農業保險制度,與中原農險聯合開展業務,在種植環節,建立種植業保險,解決農業天災和市場風險問題;在貸款環節,建立種植業貸款保證保險,降低銀行貸款風險。建立風險基金制度,政府設立500萬元的風險基金,用于融資貸款的風險補償。并實行經營主體聯保機制,分區域分行業建立若干個經濟聯合體,實現幾戶或多戶聯保,風險共擔,把銀行貸款風險降到最低。

  臨潁縣還以土地銀行為中介,整合政府服務、社會服務兩大資源,全方位、多層次為種植經營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提供耕、種、管、收、貯存、銷售、信息等方面的服務。郭彥杰介紹,他們與農發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為流轉土地的經營主體提供生產經營融資服務;依托控股農機公司,為農民和各類經營主體提供田間作業服務,按市場(或約定)價格收取費用;設立農資超市、糧食烘焙中心等服務機構,開展農資代購、農產品購銷、糧食代儲烘干等專項服務。同時依托全縣農業技術區域推廣站,為土地規模經營提供支持;并開通臨潁土銀網,方便土地存貸和開展各種生產經營服務,整合供銷、流通、電商服務企業資源,為新型經營主體提供網店開設、網絡代購、農產品營銷、農業生產咨詢、商品配送等電商服務。

  郭彥杰介紹,截至目前,土地銀行在15個鄉鎮規劃了基層服務點,共融資2.43億元,推動全縣建成高標準糧田34萬畝,發展特色農業園區4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6家,種植花卉苗木、小辣椒、有機蔬菜等40多萬畝,成為連接農民、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金融機構的橋梁紐帶和服務平臺,在農民增收、糧食增產、農業增效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