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種玉米、小麥,每畝地最多就收入1500塊錢左右,現在種植大棚蔬菜,每座棚一年少說也能收入近萬元!”鎮原縣開邊鎮寨子村菜農曹志亮指著他家的設施蔬菜大棚高興地告訴筆者。
在郭原鄉寺溝村,只見一座座設施瓜菜大棚整齊排列,農民們忙著采收、搬運、過秤、裝車,一派繁忙景象。“今年的蔬菜長得特別好,菜販子主動找上門來收,現在來錢的路子真是比過去方便多了。”菜農張喜旺高興地說。如今,鎮原縣許多農民已經認可并自覺發展瓜菜種植,設施瓜菜已成為全縣川區有條件群眾最看好的一條致富之路,也是鎮原縣大力扶持的產業之一。
“一畝田過萬元,田地處處都是錢”,這便是如今鎮原的農民靠瓜菜產業過上了富足日子的真實寫照。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鎮原縣把農業產業基礎與自然資源優勢結合起來,積極引進項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幫助農民打造增收致富的“聚寶盆”。同時,該縣出臺設施蔬菜生產發展規劃,在規模經營、技術培訓、機械化生產等方面進行政策保障。并建立以生產企業、合作組織和農戶為投資主體,財政補貼、信貸扶持的投入機制,集中打造蔬菜產業園區和種植示范基地。今年,該縣著力恢復改造舊棚、引進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
目前,全縣已維修設施大棚150座,完成育苗75萬株。全縣種植瓜菜27萬畝,2015年度新增設施瓜菜1650畝,瓜菜總產量達到38萬噸以上,實現收入4.5億元。貧困村發展設施瓜菜0.64萬畝,高原夏菜3.76萬畝,特色瓜菜6.4萬畝,瓜菜產量達到14.6萬噸以上,瓜菜產業為全縣農民提供人均純收入1000元以上,占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