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超九成虧損 生鮮電商叫苦

   日期:2016-05-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67    評論:0    
核心提示: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產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盈利,7%巨額虧損,88%略虧,4%持平,總體上95%都在賠。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產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盈利,7%巨額虧損,88%略虧,4%持平,總體上95%都在賠。

  據統計,我國生鮮品類的損耗約為20%~30%,大部分是在產品流通過程中發生的,而在國外這一數字約為3%~5%。

  生鮮電商近兩年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國內農產品電商已接近4000家。但現實的尷尬是,數千家生鮮電商中,絕大多數還處于虧損狀態。

  市場雖火滲透率還沒超10%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說,生鮮電商這兩年火得一塌糊涂,卻一直是電商行業沒有攻破的一個品類,整個生鮮農產品幾萬億元的市場規模,電商滲透率卻還沒有超過10%,盡管被視為電商行業最后一塊藍海市場,但是敢碰生鮮電商的人卻越來越少。

  究其原因,最大的原因是損耗過大導致成本太高,有用戶感嘆,在電商網站上隨便買幾斤水果,都花了一百多元。還有用戶說,網購的水果收貨時發現已經爛了、肉制品也解凍了,看到快遞員辛苦的表情,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有專家說,生鮮的消費者規模小且零散化,配送成本高,消費者又希望產品送達時是新鮮的,能夠保持好的口感。用戶在生鮮電商平臺下單,收貨后發現產品與圖片描述有比較大的差異,有爛果、次果,或海鮮產品已變軟甚至解凍滲水,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永輝超市一位人士說,目前生鮮電商最大的痛點是整個生鮮行業的標準化不夠,增大了倉儲運輸的難度和成本。該公司透露,永輝正在與一家韓國企業接洽合作,今年下半年可能在北京建設一個生鮮工廠,把生鮮產品從非標品變成標品。

  日前,京東宣布,將花100億元打造生鮮的冷藏冷凍倉配一體化網絡,降低生鮮電商最頭痛的損耗成本。對于冷鏈配送,京東一位人士說,現在市場上通用冷鏈物流的方法是“泡沫箱+干冰”的方式進行配送,僅泡沫箱和干冰的成本就不止10元。其次,市場上冷鏈物流所通用的泡沫箱大部分是一次性,難回收,不環保。京東冷鏈的做法是“自營配送員+可循環使用的專用冷鏈配送箱”,可以將生鮮產品送達后,進行回收。這樣的配送方式額外增加的成本并不會太多,卻極大降低了生鮮的物流成本。

  僅有1%盈利95%都在賠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產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盈利,7%巨額虧損,88%略虧,4%持平,總體上95%的都在賠。據統計,我國生鮮品類的損耗約為20%~30%,大部分是在產品流通過程中發生的,而在國外這一數字約為3%~5%。當消費者投訴退貨則意味著產品完全報廢,往返運輸翻倍增加了商品的損耗,進而拉高了成本。

  三大損耗

  令農產品電商成本高企

  其一是原產地的損耗。行內人士透露,除了少數自營企業,比如北京的沱沱工社有自己自營的農場和牧場,可以在自營產地進行標準化管理和損控,以及像本來生活網這樣和海外的農場以及食品加工企業直接建立聯系,或是我買網的品牌定制化加工自營模式,其他很多生鮮電商企業幾乎都忽略了原產地的損耗,沒有把起點定在從原產地拿到生鮮產品的這一環節,這樣的企業掛掉的不在少數。

  其二是倉儲運輸的損耗。目前生鮮電商倉儲保鮮主要有兩個方式,一是建設冷鏈倉儲,目前規模較大的生鮮電商企業基本都在建設,二是對于保鮮期極短的產品直接跳過倉儲,從原產地冷鏈物流送達給用戶。行內說,這兩種方式對于產品損耗控制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建設和運營成本也非常高。

  其三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損耗。莊帥說,對于外包第三方冷鏈物流或是普通物流配送的生鮮電商平臺而言,這個環節的損耗是最大的,因為從生鮮產品的采摘收割到包裝配送,其中的這段時間的產品已經開始在損耗了,而第三方的物流并不會對產品負太多的責任,這一點自營物流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