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51天的第二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落下帷幕,超過98.5萬人次的游客涌進昌平,感受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魅力。
500種“農業新成員”亮相
第二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利用2012年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場館、延續2013年首屆農業嘉年華的“農味兒”,主要包括有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展、瓜樣年華、紫蔬探秘、幽蘭奇境、五谷道場、奇妙樂園、工藝長廊、草莓隧道、草莓星空、蜂彩世界、蘑幻王國以及農事體驗樂園、拓展休閑樂園、主題狂歡樂園。
多彩的農業世界,匯聚了500多種農業“優、新、特”成員。而將它們呈現出來的是60余項先進農業技術。僅在草莓科技博覽區,就匯集了100多種農業品種、20多項先進農業技術及10多項創意農業體驗活動。
展現了世界草莓大會精髓的草莓科技博覽區,是科技農業的集中體現。草莓隧道、草莓天瀑場館,涵蓋了立柱栽培、墻體栽培、A字架栽培、雙層栽培等先進的栽培模式。在這個面積超過12000平方米、栽植了13000多株草莓的大型溫室里,整個場館的“大管家”,只是一臺小小的計算機。這臺“草莓管家”或打開天窗,或開啟風機、降下水簾,保證草莓們“活”得足夠舒適。
據了解,類似的新鮮技術還包括“二氧化碳增營養”、“水里結甜瓜”、“機器人嫁接蔬菜”、“番茄土豆共生”等。它們代表了今后農業的發展方向,有很多在北京地區尚未推廣。
實現銷售收入3510余萬元
在農業與市民生活的融合方面,本屆嘉年華也頗下了一番功夫。趣味性、參與性、互動性、科技性,是今年的嘉年華的一大特點。市民在參觀的同時,還參與了豐富多彩的互動游戲、購買可心的農產品。
第二屆嘉年華特別打造了一個“蜂彩世界”館,打破了首屆嘉年華靜態植物展示的傳統,將動態農業完美融入到活動中。館中,人們可以近距離觀看蜜蜂采蜜授粉,還會看到頭戴“蜂”帽,身著“蜂”衣,被成千上萬只蜜蜂包裹的“蜂人”。最好奇的是小朋友們,他們在這里了解蜜蜂是如何通過圓圈舞、鐮刀舞和8字舞等方式傳遞信息。
旁邊的“蘑幻王國”,薈萃了來自南北各地的蘑菇品種,以食用菌類為主題,通過實物、圖片、聲光電技術等,多角度闡述食用菌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及保健作用。
除此之外,瓜樣年華館里的泡泡體驗區、紫薯探秘館里的DIY蘿卜印章、五谷道場館里的五谷貼畫……每個場館的互動區都得到了游客們的熱捧。
據統計,展會期間,共有98.5萬人次游客前來參觀這場趣味盎然的農業盛會。園內門票、優質農產品、創意民俗制品、特色餐飲、互動體驗等實現銷售收入3510.4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