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少些化肥農藥 多些綠色健康

   日期:2016-05-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33    評論:0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每個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眾對食品的需求從吃得飽到吃得健康轉變。

  福建“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通過實施糧食生產能力與地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農業生態循環等工程,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回歸自然,保育好水好土

  今年來,八閩各地田間地頭盛開紫云英。

  “通過冬種紫云英,春天再還田就變成土地的‘營養餐’,田地不但好耕作了,每畝水田還可以減少施用水稻專用肥15公斤左右。”浦城縣農業局土肥站站長劉志華說,不少農戶嘗到種植紫云英提升土壤有機質,促進農作物增產的甜頭,今年的紫云英種子大家都搶著要。

  “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緊繃,單純依靠拼資源、拼環境、拼投入品的粗放經營已難以為繼,轉方式勢在必行。”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依靠拼命使用化肥來提高產量的模式嚴重透支地力,導致地越種越硬、土越種越薄、肥越施越多。目前我省的化肥利用率約為33%,這也意味著部分沒有被吸收的化肥隨著雨水流入江河,帶來了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

  要有綠色的農產品,保育水土是第一步。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省每年種植綠肥100萬畝、秸稈還田100萬畝、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100萬畝、實施測土配方施肥2000萬畝(次),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完善和落實扶持商品有機肥生產和使用的相關政策,對適度規模經營的生產者使用商品有機肥給予補貼,并根據經營期內地力增減情況予以獎罰。

  在用藥方面,發展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加快轉變病蟲害防控方式。推行精準施藥和科學用藥,大力推進綠色防控,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實現農藥使用總量零增長。

  一直以來,畜牧養殖業是農業面源污染的大戶。“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時,大力推廣豬—沼—果(茶、菜、菌)和稻魚共生、魚菜共生等生態種養模式。

  (上接第1版)推動畜禽養殖廢棄物循環利用,扶持畜禽規模化養殖、沼氣生產、農家肥積造一體化發展模式,鼓勵生豬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以豬糞為原料的有機肥廠。開展區域性殘膜回收與綜合利用,加快推廣應用可降解農膜,建成農藥包裝廢棄物收集處理系統。

  放心食品,全程追蹤監管

  又是一年春茶上市時節,在安溪縣,許多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與鄉鎮農技站站長簽訂的合同。合同顯示,合作社向農技站購買農藥,農技站必須保證茶葉衛生質量安全,若茶葉被查出有農殘問題,農技站站長須賠償一切損失。如今,這一做法在安溪已經相當普遍。

  如何保證農產品農殘不超標?

  安溪縣多年前已著手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農藥準入控制體系。對農藥實行招投標制度,由農業主管部門的專家組根據“低毒、低殘留、高效”的原則推薦農藥品種,并委托中介組織進行公開招標,只有通過招標、準入的農藥才能獲準在安溪境內銷售、使用。安溪縣新合作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原安溪供銷社)是當地政府指定的唯一合法農資產品代銷機構。該公司目前在全縣擁有多個農技站,遍布各個鄉鎮、村落,專門負責農藥代銷、指導茶農使用農藥。而進入安溪市場的農資產品,都必須加注條形碼,通過掃描條形碼能夠查詢產品從出廠到農民使用的整個過程,茶農也須持有該機構下發的農資購物卡才能購買到相應的農藥品種。

  依靠這一套體系,滅多威、硫丹、三氯殺螨醇等多種劇毒農藥已經難覓蹤跡。

  “通過對農藥投入品購、銷、用全程監管,保證農產品安全。”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安溪縣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的基礎上,我省已經著手在54個涉農縣啟動建設農藥監管平臺。

  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對茶葉、蔬菜、水果等主要農作物所使用的農藥和畜禽、水產所使用的獸藥實行入市備案審核、統一經營登記,建立和完善農藥獸藥經營誠信檔案、購銷臺賬制度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銷制度,實現農藥獸藥購、銷、用流向可追溯。

  與此同時,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從今年起,將設區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加工企業,列入省級規范社名錄的農民合作社,進入超市的規模種植養殖場(基地)和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的食用農牧產品、水產品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實現大宗食用農牧產品、水產品質量可追溯。探索建立加強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管理的監管機制。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每年創建省級以上園藝作物標準園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各100個,五年創建部級水產養殖健康示范場50個。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步伐,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工作,每年新增“三品一標”認證165個,到2020年力爭全省累計有效使用達3975個,實現“三品一標”認證位居全國前列。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