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八個全國防災減災日,記者從市農業局舉辦的農業防災減災宣傳活動中獲悉,京津冀三地已啟動動物疫情聯防聯控體系,建設了內外各25公里(共50公里)動物疫情“隔離墻”,阻斷各種疫情傳入,力爭將外來疫病拒之于京城之外。
農業自然災害不僅包括極端天氣帶來的危害,更多的是突發重大動植物疫情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帶來的危害。為確保人民健康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幾年來本市各級農業部門著力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強化疫情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注重隱患排查和應急處置。
圍繞突發農業自然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疫情應急工作,本市全面落實了動物防疫責任制,推進重大動植物疫情應急防控,強化各區政府動物防疫的責任意識,每年簽署年度動物防疫工作責任書。政府主要領導是動物防疫第一責任人,主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的責任意識,把好動物防疫的各個關口。同時,努力鞏固動物疫情聯防聯控體系,構建有效防控屏障。在現有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和北京軍區的大片聯防,以及京東南、南、西北、北、東五個區域相關郊區與相鄰的河北、天津17縣市建立小片聯防區的基礎上,京津冀三地建起了動物疫情聯防聯控體系,在原有內外各5公里免疫隔離帶的基礎上,建設了內外各25公里動物疫情隔離帶,阻斷各種疫情傳入,使三地信息溝通更緊密,疫情防控聯動效應更加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