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屆中國國際水溶性肥料高層論壇暨水肥推廣模式影響力研討會結束后,主辦方組織部分參會人員實地考察成都市蒲江縣生態農業基地和大邑縣韓場鎮萬畝葡萄標準化示范園,實地感受水肥一體化給當地農業帶來的新變化。
鏡頭一:蒲江生態農業基地
四川省蒲江縣,得益于天然氧吧的滋潤,這里盛產柑橘、葡萄、獼猴桃、櫻桃,一年四季鮮果不斷。來自全國各地的農資企業代表、經銷商、種植大戶等80余人來到蒲江縣兩河村、同心村、爐坪村,分別參觀被譽為蒲江縣三大產業支柱的柑橘、茶葉、獼猴桃基地。
在西來鎮兩河村的蒲江柑橘的核心產區,蒲江縣五加一農業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技術部總監吳傳金介紹道,當地柑橘種植面積2.8萬畝,自2014年起,當地政府攜手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柑橘上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示范工作,使得土壤耕地質量提升效果顯著,作物品質獲得市場高度認可。
來到大興鎮爐坪村的獼猴桃核心產區時,記者發現擁有1200畝種植面積的獼猴桃園區,已經全部覆蓋安裝了噴灌系統,配備水肥一體化設備,并安裝了有效監測土壤環境的數據平臺,對種植基地水、土、氣的綜合監測,建立實時在線采集、監測,對投入品進行監督。同樣,位于同心村的茶葉主產區,記者也看到當地通過生物防治、土壤大數據監控以及土壤耕地質量提升等措施,打造安全、優質、生態的蒲江地理標志產品“蒲江雀舌”,生產真正的有機茶葉,讓老百姓增收得實惠。
據悉,這三個示范點均通過引進“5+1”耕地質量提升綜合服務新模式服務商——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并進行統一化管理,通過耕地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5+1”示范工程實施,以耕地質量提升為核心,加載土壤環境大數據、有機廢棄物循環養地利用、機械施肥、生物防控和電商平臺,實現“耕地提升—品質品味—生態涵養”三位一體,服務生態有機農業建設。
鏡頭二:大邑萬畝葡萄園
與此同時,在50公里外的成都市大邑縣韓場鎮的萬畝葡萄園中,當地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會長曾正平,也在同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代表、種植大戶等交流水肥一體化的實際應用。
據了解,該葡萄園區集葡萄品種展示、生產、設施栽培、鮮果銷售、生態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擁有有機葡萄認證企業3家,規模性種植經營農戶100戶,各種類葡萄種植面積達一萬畝。園區率先在全國實現葡萄標準化種植模式,實現了一、三產業聯動,產值達到上億元,是成都地區規模最大和設施完備的現代化葡萄種植園。
曾正平告訴記者,園區同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展開戰略合作,使用該公司生產的優質水溶肥,達到了很好的增收效果。“就以‘圣誕玫瑰’這個葡萄品種為例,采用水肥一體化的園區畝產量可達到3000斤,比其他園區高出300-500斤。”曾正平說。
同時,他還告訴記者,園區并不盲目提高畝產量,他們更加關注產品品質。“葡萄的每一個生長階段,新都化工都有與之相匹配的肥料,所以我們就有足夠的精力主抓葡萄品質。”他說,“我們的產品比其他園區的葡萄上市早,價格也普遍高一些。”
曾正平介紹,新都化工旗下的嘉實利系列產品在當地備受推崇,很多種植大戶都十分樂意施用該款肥料,并且該園區已經成為當地觀光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當地葡萄協會打造餐飲一體化,利用大邑的旅游資源,開展游客入園自行采摘的模式,不僅增加了園區收入還加強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