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大米市場整體維穩,局部走勢略有分化。其中,東北產區水稻余糧售罄,大米走貨緩慢,米企停機率高企;江蘇產區余糧銳減,米廠均以加工自身庫存為主,近期下游需求逐步恢復,水稻及大米價格開始出現上漲跡象。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國家糧食局發布了關于印發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目前正值北方產區春播期,托市預案的正式發布對穩定水稻生產極為有利。
產區粳米整體維穩市場購銷氛圍清淡
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峰區加工企業拋選長粒香米出廠價5200元/噸,細長粒香出廠價5600元/噸,價格穩定。因銷區需求低迷,多數米企選擇停機觀望。
大慶市肇源縣超級米出廠價4700元/噸,普通長粒米出廠價5000元/噸;吉林市長春市德惠地區超級米出廠價4760元/噸,部分走貨價4700元/噸,油糠1160-1180元/噸,價格均穩定。遼寧省沈陽市勾兌遼星米出廠價4520-4760元/噸,當地米企停機率達80%以上,走貨緩慢。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粳稻到廠價2700元/噸,選白粳米出廠價3780-3800元/噸,油糠1320元/噸,南通市如皋地區粳米出廠價3840-3880元/噸,粳稻收購價2780-2840元/噸,均較上周持平。
國儲拍賣持續展開成交率仍處低位
上周,國儲水稻拍賣工作持續展開,4月7日在國家糧食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及聯網的各省(區、市)國家糧食交易中心舉辦的國家臨時存儲稻谷競價銷售交易會順利結束。
本次交易會計劃銷售粳稻1528563噸,實際成交10779噸,成交率0.71%。其中,計劃銷售2013年粳稻743767噸,實際成交3609噸,成交率0.48%,成交均價3041元/噸;計劃銷售2014年粳稻784796噸,實際成交7170噸,成交率0.91%,成交均價3217元/噸。整體成交率仍處低位。由于國儲粳稻競拍底價設定偏高,加上出庫費與短途倒運費后到廠成本高企,因此米企采購態度謹慎。目前市場正處“青黃不接”期,預計在新糧上市前料延續優質優價格局。
監測顯示,截至3月31日,黑龍江省已收購粳稻1946萬噸,占總產量比例的83%,因優質稻收購進度慢于去年,導致收購進度較上年整體偏慢。按黑龍江粳稻產量2345萬噸、商品率90%計算,剩商品余糧約160萬噸,約占商品糧總量比例的7.58%,其中圓粒水稻均已被國儲庫“收入囊中”,2015年產余糧均為稻花香、長粒香、超級稻等優質品種。
江蘇省水稻收購進度雖同比偏快,但其余糧比例仍要大于東北產區。截至3月31日,江蘇省共收購粳稻822.5萬噸,約占總產量的47%,較上年偏快3%。若江蘇省粳稻產量1750萬噸、商品率60%計算,農戶可售余糧225萬噸,約占商品糧比例的21.43%。在經歷了近一個月的下跌行情后,農戶已無意低價銷售手中存糧,惜售心理重新顯現。
托市預案正式發布增強農戶種植信心
國家糧食局發布了2016年小麥與水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本預案規定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時間為當年7月16日至9月30日。
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托市收購的執行主體增加了中航工業、農墾集團所屬企業及有關地方骨干企業,預計本年度水稻托市收購數量將大于2015年度。受此支撐,2016年新稻價格有望平開穩走,新年度粳稻、中晚秈稻保護價較上年持平,其走勢料延續上年度的震蕩箱體。但早秈稻保護價下調0.02元/斤,預計2016/2017年度早秈稻價格的最高點也將低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