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15元一棵、西瓜100元一個、西紅柿50元一斤……在很多人眼中,農業是弱勢產業,不僅低效,還要靠天吃飯。然而,位于高青縣的山東華威農業科技公司,卻以過硬的質量和“高人一等”的價格打破了人們對農業的偏見。華威公司是怎樣在溫室大棚里種出了“貴族果蔬”呢?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農民工也要帶證上崗
25日,記者來到華威公司日光溫室大棚區6號大棚。大棚里的西紅柿“樹”足有一人多高,棵上掛滿了紅綠相間的西紅柿。一位身著工作服的婦女正在棚間勞作。與一般農民不同,她的胸前別著一張小卡片??ㄆ蠈懼謩⑺鼐辍?/p>
劉素娟說:“俺們的西紅柿很特別,首先是品質、口感不一樣。”不僅果形周正、大小一致、色澤光鮮,而且漿汁飽滿、酸中帶甜。西紅柿從上年10月份開始定植,春節期間就可上市,可以實現周年不間斷生長,但為了保證產量、品質,一般到七月份就要撥除、悶棚。“每棵西紅柿掛10穗柿果,一穗8兩左右。按一斤50元算,一棵西紅柿可產生40元效益。”
華威公司的西紅柿和人一樣也是有“身份”的,每個果蔬包裝箱上都有一個二維碼,顧客在購買果蔬產品時,只需用手機掃描一下,就可清晰顯示出蔬菜的采摘日期、種植過程、負責人姓名等內容,實現了蔬菜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
質量可追溯,出了問題有人擔責。公司制定了嚴格的作物管理操作規程,責任人必須按規程操作,并要記錄種菜日記。“沒有知識不識字,考不出證也當不了農民。”劉素娟說,華威公司有30多個像她這樣的帶證農民工。
批發價比零售價還高?
果蔬品質好,種子很重要,公司負責人劉海軍說,為了保證種出高品質的果蔬,他們每年都要選幾十個品種做實驗,優中選優,遴選出適應當地環境的最優秀的種子。“這種黃瓜一粒種子價值4塊多錢,市面上用4塊錢能買幾百粒種子。”
在高青縣城,人們常??吹揭惠v輛綠色廂貨車在大街小巷來回穿梭。“我們去為客戶送貨,保證蔬菜采摘下來耽誤不了飯點兒。”司機王師傅說。不只在高青,在桓臺、周村及張店、濟南、東營、濱州,都能看到這種華威果蔬車的身影。在種好蔬菜的同時,華威人高度重視市場營銷。
劉海軍告訴記者,清明節期間,一位來自東營的陳先生找到劉經理,打算做蔬菜代理,在詢問價格時,他問:“老板,這五彩椒咋賣?”“一斤50元。”“批發呢?”“55元。”“哎,你這是咋賣菜?批發價咋比零售價還高?”
劉海軍說,這是他們的一種營銷手段。
近期,華威公司推出“五彩果蔬采摘季”活動,引來無數游客。“游客采摘,人手一份。批發是省心了,可把菜批出去了,游客來了就無菜可采了。”劉海軍坦言,做生意做的是人氣,人氣旺了生意火。采摘節期間,生態園接待游客近萬人,賣出蔬菜2萬多公斤。現在首季采摘季結束了,可一到周末,仍有不少市民前來咨詢、觀光。華威蔬菜經游客們口口相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廣告效果。2013年,華威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了820萬元。
客人來了,如何成為回頭客,是劉海軍思考的深層問題。據了解,華威公司正在規劃建設采摘體驗園和休閑度假區。將根據客戶需要,把土地分成不同面積,通過托管、承租等形式幫助市民搞好經營,讓市民的勞動體驗真正快樂起來。
智能化的IT植物工廠
進入車間前必須套上鞋套,只能隔窗窺探一列列植滿蔬菜的栽培架;車間內光線只有紅藍兩色,植物全部長在“水”中;車間建筑面積僅有616平方米,而投資達1000多萬元……這就是華威農業科技公司IT植物工廠。
IT植物工廠是從日本引進的成套設備與技術,作為生產型IT植物工廠,在全國這還是第一個。日本農波植物工廠株式會社董事長夏井健告訴記者,植物工廠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其實質是蔬菜花卉用電子計算機調控進行工廠化生產。2010年,華威農業科技公司與日本農波植物工廠株式會社合作,引進日本技術與設備,依托原清華大學教授、現北京精儀集團王興坤博士等專家做技術指導和后期技術支持,吸收利用國內外技術,對IT植物工廠進行復制推廣。
IT植物工廠車間除具有研究、展示、觀光、培訓等功能外,還可進行蔬菜、花卉的周年性批量生產,包含了從播種、育苗、定植培育在內的全部流程。而這個密閉的空間確保了作物在無菌、無塵狀態下生長。立體化種植模式增加了使用空間;用培養液代替土壤,根據植物需要合理配給營養;紅藍兩色LED燈照明既滿足植物采光需要又節約能源;全天候生長甚至讓蔬菜生長周期縮短至15天左右。物聯網遠程監控、光伏發電、微噴加濕、物理殺菌、地源熱泵等12種技術體系的完美結合,讓植物工廠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卓越優勢,使農業生產擺脫了自然生態的和作物品質的可靠,極具高端農業戰略優勢。
束縛,實現了生產流程的可見、技術節點的可控華威公司在與日本方面合作之初已經簽下協議,獨家代理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植物工廠推廣權。據了解,華威公司將投資建設9個這樣的植物工廠。眼下,已在山西運城“復制”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