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3月25日在京召開的全國“三品一標”工作會議上獲悉,截至“十二五”末,“三品一標”產品總數達到10.7萬個,比“十一五”末提高37.7%,產品產量、生產面積、獲證主體數量等方面也均有大幅度增長,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管局局長馬愛國表示,“十二五”時期“三品一標”發展成效顯著,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三品一標”工作要以“促發展、嚴監管、創品牌”為目標,強化從嚴意識、品牌意識和大局意識,堅持創新驅動、統籌協調、綠色管控、開放交流、互利共享的原則,提升依法管理和科學管理能力,發揮好“三品一標”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現代農業的促進作用,實現“三品一標”發展再上新臺階。其中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審核及監管體系、標準及檢測技術支撐體系和體系建設隊伍能力明顯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產品質量安全持續穩定良好,農產品地理標志產業水平和品牌效應顯著提升,初步實現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規模化生產主體的主要農產品基本可追溯。“十三五”時期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工作要在創造新的發展條件、增強全程管控能力、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提升品牌市場價值四個方面著力推進,加強品牌建設,推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持續健康發展,為促進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