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近日在濟南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推進“糧改飼”試點 促進草牧業發展實施方案》,今年起將在全省選擇有條件的市縣(青島除外)開展飼料作物種植與利用試點。
據了解,“糧改飼”就是把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種植結構改成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局長馮繼康表示,2016年,山東計劃在全省選擇有條件的市縣(青島計劃單列除外)開展飼料作物種植與利用試點,扶持連片3000畝左右青貯專用玉米種植10.8萬畝;連片1000畝以上苜蓿種植2.6萬畝;“糧改飼”示范縣青貯專用玉米及苜蓿等優質牧草種植30萬畝。
按照規劃,到2020年,山東全省青貯專用玉米種植面積達到500萬畝以上,優質牧草(苜蓿)全省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
“糧改飼”會不會影響食用糧供給安全呢?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劉鳳軍表示,這次糧改飼是以玉米種植結構調整為重點,不會影響到主要口糧小麥、水稻的生產。而且種植飼料作物比種植糧食有三大優勢:產量更高、產品更優、年限更長。
據悉,2015年,山東肉類產量762萬噸,蛋類產量424萬噸,牛奶產量275萬噸,畜牧業產值為2530億元,占全省農業總產值的27%.肉蛋奶總產量和畜牧業產值這兩項指標多年來穩居全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