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拉薩農民:大棚蔬菜種出致富路

   日期:2016-03-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1    評論:0    

  3月的天氣乍暖還寒。在依托北京市援藏資金建設的拉薩市堆隆德慶區羊達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園里,附近村莊的群眾正在蔬菜大棚里整理土地,準備今年的種植。

  記者走進蔬菜大棚時,身體輕微殘障的娘嘎正與工人一起勞作。去年凈收入十萬元的她,2014年還是靠低保生活的貧困戶。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鵬輝告訴記者,2011年建園時,鄉里免費給娘嘎提供了一個棚種植蔬菜,但因為技術問題當年沒有盈利。

  娘嘎說:“第一批建的200個棚都分給了被征地的群眾,租金與市場上相比很便宜。但大家不掌握種植技術沒有盈利,第二年基本都退還給了政府。”

  為了解決蔬菜種植技術難題,園區外聘了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的專家給群眾免費進行技術指導,還拿出一部分棚租給內地來西藏的務工人員,力求給當地群眾起到示范效應。

  第二年,娘嘎種植的青椒、西紅柿就有了利潤。嘗到甜頭的她在鄉里的幫助下,一口氣承包了9個大棚。目前,娘嘎還清了蓋新房欠的10萬元錢,也脫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女兒剛剛考上寧夏醫學院。她說:“好日子才剛剛開始。”

  據了解,園區現有360個大棚,種植常見蔬菜、食用菌、花卉、水果、藥材等40多種經濟作物。為了擴大蔬菜銷路,堆龍德慶區專門配備了三臺蔬菜直銷車在園區采購,同時在園區門口設置展銷大廳。單位和學校的訂單就讓很多菜戶不愁銷路。

  李鵬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865畝的流轉土地,政府每年要支付100多萬元的土地流轉資金;11名群眾在園區有固定崗位,每人每年工資收入2萬余元;園區年使用短工4000余人次,每人每天100元工資。不算種植收入,土地流轉的124戶群眾平均每戶就有1萬余元的現金收入。

  “僅種植蔬菜,每棚每年平均有28000元左右的效益。目前,靈芝等高附加值經濟作物已在園區試驗成功,準備推廣種植。群眾靠產業園不僅可以脫貧,還可以致富。”李鵬輝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