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肉牛咋就沒牛起來呢?

   日期:2016-03-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91    評論:0    

  根據農業部全國480個集貿市場畜禽產品的定點監測,總體來說,2015年,牛肉價格雖然比2014年略有下調,但總體仍處于高位運行。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面對高高在上的牛肉價格,肉牛養殖戶的養殖熱情卻并不太高,有的人甚至放棄了養殖。

  養殖戶調整結構

  減少養殖量

  近日,慶云縣中丁鄉東苗村苗應臺的養殖場里有些空空蕩蕩,這個投資200多萬元的養殖場,目前只養了50多頭牛,其中30頭還是剛購進的牝牛。“兩個養殖大棚能養400頭肉牛,今年行情不好掌握,不敢養太多。”苗應臺說。

  “現在外國牛肉很便宜,聽殺牛的說,進口的毛牛只有8塊錢一斤,而本地的毛牛是11—12元一斤,咱們國家又跟人家簽了協議,關稅會越來越低,會不會帶動國內毛牛價格下降?”還要不要補欄,苗應臺的態度是等等看。

  丁立民,五蓮縣利民牛業合作社理事長。這個位于五蓮縣許孟鎮山埠溝村的合作社,目前有肉牛3000多頭。不過當家人丁立民這幾年沒有再養肉牛,他把重心移向了肉牛繁育。

  丁立民的理由是,肉牛養殖需要占用太多資金。他說,一頭肉牛大約需要投資1萬多元,一般的養殖場存欄量要保持在二三十頭的規模,占壓資金二三十萬元,一般養殖戶難以承受。

  濟南市歷城區藍天魯西黃牛合作社已改名為藍天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經營內容也從單純的肉牛養殖轉向肉牛、奶牛和農作物種植。

  “養育肥牛差不多一年才見錢,奶牛一月就能和收購商結一次賬,流轉快,壓錢少。”合作社理事長王志鵬介紹說,合作社最多時養過800頭黃牛,2012年起,合作社就調整了養殖結構,黃牛只留下200多頭,改養了500多頭奶牛。

  苗應臺等人的說法印證了整個肉牛養殖行業的尷尬境況。據悉,由于肉牛養殖利潤率不高、養殖過程的疫病風險大,山東的肉牛養殖已經處于自然消減狀態。

  山東省統計局農調隊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年前后,山東省活牛存欄量為1008萬頭,2014年底降至495萬頭。而且,這495萬頭里還包括100多萬頭奶牛,而2000年的1008萬頭里,奶牛只有20多萬頭,所以如果單算食用肉牛的話,下降幅度則更大。

  從全國看,肉牛存出欄下降也很大。全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許尚忠介紹說,全國牛肉產量從2010年的700多萬噸下降到600多萬噸,肉牛存出欄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萬頭。

  多因素制約

  肉牛產業發展

  牛肉價格在不斷上漲,為什么農戶卻不愿養殖肉牛?

  丁立民說,養肉牛成本高、賺錢少是最重要的原因。他算了一筆賬,一頭架子牛買進的時候,體重大約400斤到500斤,價格大約8000元到9000元之間,而育肥牛整頭出售的平均價格還不到12元/斤。假如買進了一頭500斤的架子牛,6個月后能達到1000斤,毛收入才12000元,扣除買牛的成本、每月400多元的飼養成本以及雇工成本,出售一頭牛還掙不到2000元。“這還得是買牛的錢不是借的,不用支付利息,而且還得保證牛不能出毛病的前提下,否則一兩千元的利潤也要大打折扣。”

  此外,資金投入大,限制了規模養殖。德州市陵城區希和肉牛養殖場經理張德立說,建設牛場,平均每頭牛需要投入1萬元的固定資產,買牛每頭又得1萬多元。建一座年出欄300——500頭育肥牛的適度規模養殖場,前期投入在50萬元以上。

  “目前養殖業貸款渠道較少,缺少抵押物,貸款實際操作困難大、門檻高、利率高。資金缺乏直接影響了擴大再生產。”張德立說。

  母牛存欄下降也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全國能繁母牛存欄比“十五”期間下降了10.2%,而且全國基礎母牛數量正以每年約4%的速度繼續減少。而母畜育成需要的周期長,難以在短時間內補充。

  這樣的問題在我省也存在。近年來,我省為調動肉牛的養殖積極性,對基礎母畜、良種繁育給予一定補貼,但由于點多面廣,補貼資金杯水車薪,政策激勵作用并不明顯,全省基礎母牛占肉牛存欄量的比例仍然偏低。

  記者采訪發現,許多養殖場中,母牛養殖量普遍偏少,有的甚至全是育肥牛。德州市陵城區一家肉牛養殖企業目前肉牛存欄量為800多頭,但母牛僅有100多頭。而且,這些母牛是這家企業從外地買架子牛時買來的,有的母牛買來時還懷有牛犢。

  “如果肉牛價格好,我們就把收購到的母牛宰了賣肉。如果牛源緊張,我們就把母牛留下來繁育一胎牛犢后再宰,牛犢賣錢。”這家企業負責人認為,牛一年僅繁育一胎,一胎僅產一犢,其繁殖期長,繁殖量少,風險大,而且將一頭牛犢飼養成育肥牛更是耗時費力,不如從市場直接購入架子牛育肥有賬算。

  被調查企業認為,如果飼養母牛效益低等問題得不到解決,母牛存欄量仍將持續降低。長此以往,牛源更加緊張。今后若再擴繁肉牛,都很困難,進而影響到消費市場。

  不過,自從我省在母牛養殖大縣實施基礎母牛擴群補貼政策以來,刺激了一些養殖場的繁育積極性,一部分育肥牛養殖大戶開始轉而養殖基礎母牛,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苗應臺說,在當地,每新增1頭犢牛,可獲得2500元的補助。最近,他剛剛購買了30頭母牛。

  2016趨勢如何

  養殖戶看法不一

  采訪中,養殖戶對今年的養殖形式看法不一。

  丁立民和王志鵬均對今年的肉牛市場看漲不看跌,理由是,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近年來豬肉雞肉等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增強,減少了豬肉消費,從而使得牛肉的消費增長迅速。

  而苗應臺持審慎樂觀態度。他說,今年經濟大形勢不太樂觀,肉牛市場會不會受其影響下滑,仍待觀察,而且去年6月,我國與澳大利亞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規定在今后9年內對澳大利亞進口牛肉關稅逐步降為零,這意味著從澳洲進口的牛肉將會更加便宜。所以,他對今年的肉牛市場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

  “今年肉牛養殖依然難改下滑趨勢。未來肉牛存欄將繼續保持低位,能繁母牛存欄短期內難以較快恢復,架子牛供應仍呈趨緊態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明利分析認為,今年,肉牛養殖成本將持續走高,價格繼續上漲。在養殖成本和牛肉需求不斷上升的推動下,我國肉牛出欄價格與牛肉價格將保持持續上漲的態勢。

  另外,高檔肉牛業逐步發展,將拉動產業轉型升級。王明利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鎮人口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升將推進我國牛肉消費持續增加,高檔牛肉需求急劇增加,且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也將推動我國肉牛產業的升級換代和轉型發展。

  艾格農業數據庫給出的預測是,肉牛產業形勢更為嚴峻,能繁母牛不足2000萬頭,牛源和飼草資源匱乏導致行業缺乏發展動力。艾格農業數據庫分析認為,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消費者購買力將下降,同時國產牛肉價格是豬肉的2.5倍,是白條雞價格的3.2倍,低價位的豬肉和雞肉對其消費替代性增強,使得國內牛肉消費將有所減少。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