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讓生態畜牧業帶來的福利潤澤到牧民身上

   日期:2016-03-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2    評論:0    

  一年之計在于春,雪域高原上的初春雖沒有內地那般萬物復蘇的景象,但這個季節里的雨露是高原草場整年長勢的寄托,也是牧民們育肥牛羊,裝滿“錢袋子”的希望。3月,這個背負著牧民期望的季節,本網記者來到三江源頭玉樹藏族自治州,實地采訪這里牧民的生產、生活狀況,以及農牧業發展情況。

  玉樹藏族自治州轄玉樹、稱多、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6縣(市),共10鎮,35鄉,257個村(牧)委會,總人口28.31萬,其中藏族人口26.98萬,占總人口的95.3%。在這片26萬多平方公里的神奇高原上,勤勞智慧的藏族人民,他們的經營大多是以牧為主,農牧兼營。

  可是近年來在蟲草、藏獒經濟沖擊下,玉樹州畜牧業開始走“下坡路”。“養十只羊不如養一頭牛,養十頭牛不如養一條狗(藏獒)”的說法甚囂塵上,讓不少牧民放棄原有的生產,開始從事這種高風險的行業。

  東周原是一名牧民,前幾年開始進入養狗的行業,他家里最多的時候養了近百條藏獒。“在獒市好的時候,我的一條狗最高的可以賣出36萬元,不過去年市場一下子不景氣了,這些狗都不值錢了。”東周向記者談起自己的養狗經歷時手捂著胸口作心疼狀。

  玉樹近年影響農牧業發展的,除了中國禮品和奢侈品市場的需求下帶動起來的一些珍貴食藥材、名犬、奇石等之外,其自身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結構,也是其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玉樹素有名山之宗、牦牛之地等美譽,但現在牧民的牦牛越變越小,甚至有的牦牛產不出100公斤的牛肉來,活脫脫“牦牛”變成了“綿羊”。究其原因,是落后的生產方式,讓藏區牦牛近親繁殖加劇,牦牛出現退化,個頭小,毛色突變,抗病能力下降……

  “整個藏區都面臨著牦牛嚴重退化的現象,玉樹也不例外,這給我們的牧民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以前一頭牦牛可以帶來上萬元的收益,可現在的牛只能賣幾千。”玉樹州農牧科技局局長扎西才仁說。

  畜牧業是玉樹州的支柱產業和命脈產業,在玉樹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當前保護生態是保護三江源中華水塔為第一責任的前提下,在沒有第二產業和不發達的第三產業的現實經濟結構下,其所依靠的也只有發展農牧來滿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和經濟發展。

  今年我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著力發展生態經濟。其中指出要努力拓寬“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之路,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牧業,這給我省牧區的農牧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基于此玉樹也開始加大力度強勢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把轉型升級作為重中之重來抓。

  “州上出資1個億來支持畜牧業,整個玉樹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有200個,為了起到帶動示范作用,我們重點在20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主抓生產方式的轉變,需求結構的調整。”扎西才仁局長說。

  目前,玉樹州投資100萬元在玉樹市和曲麻萊縣實施了牦牛、藏羊高效養殖技術推廣;北京對口支援300萬元在稱多縣、雜多縣實施了的牲畜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投資2681萬元在治多縣開展了畜牧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為玉樹市、囊謙縣兩個牛羊調出大市縣獎勵補助993萬元;投資100萬元建立高原精品牦牛基地;投資700萬元完成了玉樹市、治多縣、曲麻萊縣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能力提升及飼草料基地建設;投資300萬元建成了稱多、治多、囊謙、雜多四縣畜牧獸醫實驗室;投入680萬元實施了省級認定的4個能繁母畜補貼、7個大學生領辦合作社和11個示范社能力提升。

  “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會在根上解決我們畜牧業落后的生產方式,而這些政策帶來的雨露勢必會潤澤到草原上的牧民。就拿現在在雜多等地實施的牲畜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來說,我們正在培育一種野血牦牛的優質品種牛,這種牦牛的體重可達1噸左右,每頭牛可給牧民的收入增值近2000元。”扎西才仁自信滿滿地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