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藍莓變身“致富金果”

   日期:2016-03-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4    評論:0    

  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麻江縣,知道楊鶴亭的人都會親切地管他叫老楊。10年來,老楊扎根麻江,耕耘藍莓。除了鄉音未改,他把自己當作麻江人,把藍莓當作自己的“孩子”。藍莓種不成功,就不回寧波,老楊始終堅信著自己的選擇。也正是他的執著,讓當地的鄉親們看到了藍莓帶來的新希望,紛紛搭上了致富的順風車。

  【藍莓牽線 結緣貴州】

  寧波、麻江、藍莓,是怎樣的機緣讓三者情牽一線?

  1950年出生的浙江人楊鶴亭,是同時代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在妻子胡葉濃眼里,老楊有想法、踏實、肯干。1992年,夫妻倆承包了寧波市甬江鎮畜牧場,成為了寧波市第一家“萬頭”豬場的經營者。1999年,借著國有企業改制之風,他又組建了浙江省奉化市以勒食品有限公司。2004年,楊鶴亭的以勒食品有限公司作為當時寧波市農業龍頭企業,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對口貴州省黔東南州地區進行幫扶。

  也因此,老楊與貴州結緣。

  在黔東南干部的引薦下,楊鶴亭第一次來到黔東南州丹寨縣進行招工。很偶然的擺談中,老楊告訴當地人,自己的工廠長期做出口藍莓的挑選加工,這些藍莓都是從美國、加拿大進口到國內,經過挑選后再出口日本,銷路好銷量大,很有市場。

  當地干部聽他這么一說,很是欣喜,黔東南州的麻江縣培育的一種藍漿果,很像老楊口中描述的藍莓果。發現了商機,老楊決定親自到麻江縣實地考察。他將藍莓樹枝帶回家拿給日本專家研究。專家表示,這確實是藍莓果,并且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非常適合栽種有機藍莓。

  得到這一結果,楊鶴亭十分驚喜,多年來做外貿農產品加工的經驗,讓老楊看到了藍莓市場的無限潛力。

  妻子胡葉濃十分支持他到貴州創業。因為她知道,老楊認準要做的事,無論如何都會盡全力做好,而且到貴州種植藍莓,還可以帶動當地老百姓一起富,改變那里的貧困狀況。對胡葉濃來說,最大的牽掛就是丈夫患有糖尿病的身體。

  2005年,55歲的老楊只身前往麻江,開始了藍莓創業之路。

  【灑下汗水 結出碩果】

  來到貴州的第一年,老楊為順利種上藍莓花費不少心思,無論大事小事,他都親自參與,親自去做。不停地奔波雖然疲累,但老楊的心是暖的,當地政府給予他極大的幫助與鼓舞。

  跟老楊打交道時間最長的,麻江縣果品辦算是其一。談起老楊在麻江種藍莓的那些辛酸事和開心事,果品辦的老同志龍曉波言無不盡。“要說我們果品辦最該感謝的人還是老楊,是他讓我們的事業得到了認可。”

  從2000年開始,縣果品辦引種藍莓取得成功,隨后又在藍莓栽培和種苗繁育方面不斷取得突破,藍莓產業開始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藍莓苗培育出來了,藍莓也結出果了,但當時的人們對藍莓了解不多,也不確定藍莓到底有沒有市場,不敢輕易冒險。

  老楊的到來無疑點燃了果品辦的希望。在各方努力下,楊鶴亭注冊成立了“麻江黔甬藍莓有限責任公司”。黔,即是黔東南;甬,即是寧波。“黔甬藍莓有限公司”的取名可見楊鶴亭的良苦用心。

  老楊從縣果品辦買來苗木,一開始就種下350畝的藍莓,丈量土地、挖樹坑、拉線劃線、施肥、灌溉……為了方便照看藍莓的生長,老楊在藍莓基地搭了個棚子,與農戶一起吃住都在山上。

  當時的基地沒通公路,老楊就騎著摩托車上山,一下雨就只能走泥巴路。10年來,他穿梭大山間,騎壞了3輛摩托,開壞了一輛三菱轎車。

  “我從沒想過打退堂鼓,既然來了,就要把這件事做好。”老楊一心一意盼著藍莓快快長大。

  可萬事開頭難。第一年種的苗,由于沒經驗又急于求成,在種下去第二年的4、5月,小苗干旱死了一半,虧了6萬多元。

  不能再盲目地種苗??紤]到貴州山區地形的特殊性,如果干旱缺水,靠人工來滿足苗木的灌溉不現實。因此,老楊想出了辦法,買來營養杯,將土里挖來的小苗放在里面,集中澆水管理,等培育到一定高度后再重新栽回土壤里。

  就這樣,到2007年的春天,在麻江縣的宣威鎮、龍山鎮等面積達1000畝的7個藍莓基地上,老楊都種上了藍莓苗。那年春天,苗長得特別好……

  【帶動鄉親 共同致富】

  老楊的7個藍莓基地,平均每個基地負責采果剪枝的就有30人,每人一天工資60元,另算加班費。多年來他從不拖欠工資,對于自己能提供的幫助也從不吝嗇。在老楊身上,完全看不到一個老板的架子,大家都不叫他楊總,那樣反而顯得別扭。

  2009年,老楊的藍莓樹第一次掛果就結出了10噸鮮果。2010年,產量達50噸,2011年產量達100噸。看到老楊的藍莓種出了希望,農戶們都決定甩開膀子跟著老楊一起干。

  “大家不要怕,種出來的藍莓賣不出去,我負責收。種的人越多,才能形成一個產業。我一個人微不足道,要靠大家一起才能讓麻江藍莓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干干脆脆的幾句話就讓農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作為楊鶴亭公司的老員工,王慶從2006年開始就為老楊的藍莓基地做種植管理。如今他作為公司的生產管理部經理,負責管理老楊的全部藍莓基地。

  王慶剛畢業那會兒,正巧碰上老楊剛來麻江種藍莓,因為學的就是果樹種植專業,有技術有理想的他被縣果品辦推薦給老楊,一干就是8年。

  “感謝老楊當年給我提供了這個機會,跟著他我還學到很多管理和營銷方面的經驗。”作為老楊的得力助手,依靠老楊的公司平臺和市場客源,王慶做起了藍莓銷售經紀人。

  “如果你家藍莓銷不好,就去找王慶。”果品辦的龍曉波對記者說。

  王慶在老楊的帶動下,成為第一批種植藍莓的排頭兵。從2009年到現在,他發展了100多畝的種植面積,還注冊成立了小微企業??看钌侠蠗钸@班車,王慶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和王慶一樣被帶動起來的農戶還有很多。早年,龍山鎮共和村改江組的田如蓮在老楊的公司干活,而丈夫龍國本在外打工。持觀望態度的員工們看到老楊的藍莓確實有銷路,并且在老楊給予保價收購的承諾后,大家都先后自發種起了藍莓。

  目前,麻江的藍莓種植面積達4.7萬畝,參與藍莓生產種植的企業有32家。全縣成立了1個藍莓產業技術協會、1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600多戶農戶種植藍莓,4000多戶群眾受益。2014年掛果面積達1.8萬畝,產量達2400噸,實現鮮果產值7200萬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