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吳挨義:帶領農民“抱團”致富

   日期:2016-02-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232    評論:0    
   從普通農民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用實踐證明了憑著信念和勤勞終能實現創業致富的夢想,并帶動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就是土左旗三兩區域服務中心三兩村黨總支副書記吳挨義。
 
  多年來吳挨義帶領當地農民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連續不斷的探索和奮斗,成功地走出了一條把農民組織起來共同走向富裕的道路,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一致認可。
 
  高中畢業后,吳挨義當上了鄉中學民辦教師,這個每月只有30多元的崗位,他堅持了十年。后來吳挨義辭去民辦教師的工作,在同事和朋友們的幫助下做起了飼料代銷生意。十幾年間,吳挨義有了100多萬元的積蓄,在當地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戶。在有了一定實力后,吳挨義開始帶動周邊的農民把當地的傳統農業推進到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上來,他要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抱成一個團去闖市場……
 
  2006年吳挨義動員5家農戶在三兩村率先成立了一個蔬菜協會,協會的出現使得農民有了主心骨,在市場上討價還價也有了底氣,農民一下子就嘗到了“抱團”的甜頭,更多的農民開始愿意跟著吳挨義一起干了。
 
  到了2009年,在原蔬菜協會的基礎上,三兩村有103戶農民在吳挨義的帶動下,組建成立了土默特左旗四季青農民專業合作社,吳挨義被推選為合作社的理事長,就在這一年,這個合作社流轉了120畝耕地,建起了30畝拱棚,這些農民終于有了自己的正式組織和基地了。當年春季,合作社將這30畝拱棚都種了甜瓜,就在甜瓜剛開始坐果,一場暴風雨將拱棚全部掀翻,200多萬元的投資血本無歸。合作社剛剛起步就遭此重創,當時就有47戶農民退出了合作社,剩下的56戶社員繼續東拼西湊,籌集資金打算東山再起。
 
  從2010年開始經過兩年的時間,合作社又建起30棟聚苯板墻體的日光溫室(有效種植面積30畝)。2012年,合作社從山東聘請了技術員,合理安排了茬次結構,這一年終于成功種植了兩茬茄果類蔬菜,年總產量達到了50萬斤,實現產值60萬元,平均每畝產值達到2萬元。當地農民看到“效益”之后,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
 
  “到2013年,合作社成員又重新增加到103戶,這樣一來,僅原有的30畝溫室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合作社的要求。正好這時,市、旗兩級政府出臺了鼓勵新建日光溫室的優惠政策,于是我們又在三兩村西流轉土地1058畝,并于2014年11月建成137棟厚墻體日光溫室,有效種植面積260畝。這項工程總投資5000多萬元,當年11月下旬,全部定植了越冬栽培的西紅柿。春節期間這茬西紅柿開始陸續上市,在呼市的蔬菜市場上我們搶占了先機,賣出了較好的價錢。茄果類蔬菜越冬栽培的成功,更加堅定了合作社成員的信心,實踐證明農民只有組織起來才能做更大的事情。”吳挨義說。
 
  現在,四季青合作社擁有兩個園區,290畝日光溫室,直接從事溫室生產的農戶50多戶,常年在園區務工的農民達230人。直接種溫室的農戶年收入達六七萬元,務工的農民每人每年可獲得2萬多元的工資收入。這些農民都從合作社的發展中得到了實惠。
 
  2015年12月吳挨義被內蒙古黨委宣傳部、內蒙古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評為“百家文明農牧民”勤勞致富帶頭人。
 
  吳挨義用實際行動為還在猶豫、徘徊的農民樹立起了樣本。吳挨義為了帶動農民共同富裕,多年來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承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壓力,但他終于帶領農民闖出了一條通向現代農業的路子。每當談到村里產業發展的時候,村民們都對吳書記豎起了大拇指……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