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麥當勞用的品種我們都產,也有人從這里進購,但賣出去就沒青海什么事兒了,這里面還需要多做宣傳和營銷工作。”
“全世界人民都愛吃洋芋,外國人吃的洋芋比我們多,研究得也比我們深,但是在精深加工上我們還是很落后。”
吃過洋芋的人,不一定見過洋芋的花。
土豆,也就是馬鈴薯,青海人都叫洋芋。在今年全省“兩會”上,成為主糧的土豆,再次成為代表和委員們的關注點。在海東代表團,怎樣讓青海土豆在全球“開花”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小小洋芋做法多意味著商機多
洋芋能做饅頭、面包,還能成為甜點的絕佳原料,制成美味的曲奇餅、千層酥,甚至蛋糕。不僅如此,一提到土豆,人們最先想到的或許是“國民第一菜”醋熘土豆絲,或是薯片、薯條。更有趣的是,當網絡訂餐外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主糧土豆的地位從數據上可看出一二。網上訂餐平臺“餓了么”日前發布上海2015年吃貨大數據發現,上海人民最喜歡的餐品類型中,酸辣土豆絲是最常點的中式炒菜,銷量遙遙領先。
“青海人離不開洋芋,我們互助人更離不開。”省人大代表、互助土族自治縣縣長安永輝說,作為土豆產量大縣,互助的土豆廣受歡迎,成為主糧后,從事土豆生產、加工的人越來越多。入冬后,互助的洋芋粉條生產加工進入旺季,互助縣馬鈴薯主產區西山、蔡家堡、臺子、威遠鎮、塘川鎮、五峰鎮、五十鎮等洋芋粉條加工廠陸續紅火起來。
近年來,互助縣依靠豐產馬鈴薯做大粉條加工業,通過小土豆做大文章,小粉條做成大產業,不僅提高了土鄉農副產品的附加值,促進了農民增收,也使其成為當地特色農產品之一。互助洋芋粉條憑借口感好、品質優受到省內外客戶的青睞。
“但是,怎樣才能將青海產的洋芋變成‘全球通’?”海東代表團的成員就這一話題“炸開了鍋”——“肯德基、麥當勞用的品種我們都產,也有人從這里進購,但賣出去就沒青海什么事兒了,這里面還需要多做宣傳和營銷工作。”“全世界人民都愛吃洋芋,外國人吃的洋芋比我們多,研究得也比我們深,但是在精深加工上我們還是很落后。”“土豆經紀人應該多出去考察、學習,再學會用互聯網開展特色營銷。”
“小小的洋芋,有上百種做法,能適應全世界不同階層客戶的需求,做法多,意味著商機無限,就看怎么花心思了。”安永輝說。
土豆要上餐桌,特色品牌才有市場
我省是全國最適宜馬鈴薯生長發育的產區之一,馬鈴薯主要分布在東部淺山、腦山地區,是山區農民長期賴以生存和脫貧致富的傳統產業。
近年來,我省馬鈴薯種植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在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和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推廣等項目的帶動下,全省各地突出特色調整結構,擴大適應性廣、效益高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形成了以淺山、腦山旱地為主的馬鈴薯優勢種植區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我省已建成三大生產基地:分別在東部腦山地區建立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在川水地區建設以地膜洋芋、青薯9號、青薯168品種為主的菜用型馬鈴薯商品基地,在東部淺山地區建立以青薯2號、樂薯1號等品種為主的商品薯生產基地。
我省馬鈴薯年產量約為200萬噸,其中省內消化50萬噸左右,淀粉加工1萬噸至2萬噸,老百姓自己加工薯粉10萬噸左右,其余全部銷往省外。
這部分銷往省外的土豆,還能不能上到更多人家的餐桌?代表、委員們也在琢磨。
去年6月,海東市樂都區四海馬鈴薯專業合作社正式開工建設,成為樂都區首家專業化馬鈴薯交易市場。“土豆經紀人在海東越來越多,他們比我們看到的市場更廣、更大。”一位代表說。
鐘情于土豆的不光是海東人民,曾將土豆賣到澳門的政協委員馮全忠,更是看好了其中的商機。2012年,一次偶然的調研,讓青海杰森集團董事長馮全忠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青海土豆賣到澳門。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龍臥村調研中,馮全忠和村黨支部書記交流時,得知村民辛辛苦苦種的土豆被一家公司收購后,只得到了原定價三分之一的錢。等大家去找那家公司時,才發現被“皮包公司”騙了,只能吃啞巴虧。這件事讓馮全忠感觸很深?;氐焦?,她派人買了10噸化肥送到村里,讓老百姓把土豆種出來。那個時候,她已經有了更長遠的打算。
“青海有這么多好東西,為什么不讓外地人、外國人了解呢?”“青海的東西在外面很受歡迎,大家都非常喜歡。”馮全忠說。多年來,澳門對土豆的需求量很大,馮全忠多次和澳門的對接公司洽談。龍臥村成為她的土豆生產基地,從源頭保證質量,實現產銷一體化,而“青海”這個牌子,就代表著綠色、健康。這些都符合澳門消費者對產品的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