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上午,“商務部發布2016年第2號和第3號公告,決定自即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干玉米酒糟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意味著自去年12月以來傳聞不斷升級的進口DDGS反傾銷調查事件最終塵埃落定。而與此前傳聞不同的是,在反傾銷調查的同時,“意外贈送”了一項“反補貼調查”。
同類事件回放:2010年-2012年中國DDGS反傾銷案回顧:2010年12月28日,我國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干玉米酒糟(即DDGS)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然而受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2011年12月28日,商務部決定將本案調查截止日期延長至2012年6月28日。2012年6月21日,商務部決定終止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干玉米酒糟的反傾銷調查。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規定,反傾銷調查應當自立案調查決定公告之日起12個月內結束;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但延長期不得超過6個月;自反傾銷立案調查決定公告之日起60天內,不得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
結合2010-2012年中國DDGS反傾銷案來看,此番進口DDGS反傾銷調查時間截點可能在2017年1月12日或2017年7月12日,考慮當前中國國內玉米及相關產品供應壓力高企現狀,2017年7月12日截止可能性更大。
一、兩次DDGS反傾銷調查均起因進口大增
2008年我國進口DDGS總量只有6531噸,2009年首次破萬至66萬噸,2010年首次突破百萬噸至316萬噸,直接導致2010年12月底我國首次進口DDGS反傾銷調查啟動。受反傾銷調查影響,2011年我國進口DDGS總量同比下降,也成為2008年以來的唯一一次進口量減少年份。2012年以來我國進口DDGS數量繼續維持高速增長,即便在今年國內玉米價格大跌帶動國產DDGS價格疲軟大環境下,截至11月底全年進口量仍維持增長態勢,達到640萬噸,較2014年全年進口量增加18%。
我國DDGS年消費量在1000萬噸左右,其中進口DDGS使用量已經占到全年總消費量的60%以上,嚴重擠占國產DDGS消費空間。目前我國玉米庫存高企,玉米及相關產品去庫存需求空前上升,限制DDGS進口、將消費更多轉向國內供應已然刻不容緩。
二、進口加劇國內DDGS降價及深加工虧損
從上表數據來看,每年國內新玉米集中上市階段國產與進口DDGS價差為負,即國產玉米價格更低,而從實際分月DDGS進口數量來看,此類階段也是國內DDGS進口放緩階段,但實際縮量規模并不明顯,如2014年四季度單月DDGS進口量維持在50-55萬噸之間水平,較9月份60萬噸單月進口量小幅下降,但較前三季度月均進口量27萬噸仍明顯偏高。相較于國產DDGS,除長期的價格優勢外,進口DDGS品相、質量等方面優勢明顯,更易獲得飼料及養殖企業的青睞,這也導致在國產及進口DDGS等價甚至進口DDGS價格略高情況下,進口DDGS需求更佳。
近兩年整體經濟衰退大環境下,全國糧食供應充足,美國玉米價格處于持續下降趨勢,導致美DDGS價格成本不斷下降。低價DDGS進口持續增加對國內市場打壓明顯,尤其嚴重沖擊深加工企業利潤,每生產一噸酒精產生80%副產品DDGS, DDGS價格漲跌直接影響到其對酒精生產成本沖減。2013年DDGS價格達到近7年高年,全國均價2500元/噸左右;2015年DDGS均價低點跌至1100元/噸左右,DDGS成本沖減效果減半,嚴重加劇了國內酒精生產企業的虧損程度,打壓企業開工積極性,2015年全年國內玉米酒精行業平均開工率不足50%。
三、進口DDGS反傾銷調查客觀利好國內供應釋放
此番反傾銷調查主要針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DDGS,從2015年我國DDGS分國別進口數據來看,截至11月底數據,美國產DDGS進口總量為582萬噸,占到我國DDGS進口總量的90%以上,因此,此次反傾銷調查影響基本可以覆蓋我國DDGS進口全局。當前我國玉米陳糧庫存巨大,去庫存成為當務之急,而去庫存不只是將玉米轉化為產品,更要將轉化的產品有效消耗,DDGS消費成為有效承載去庫存認為的重要一環。回顧2010-2012年的進口DDGS反傾銷事件期間,2011年DDGS進口量同比大幅下降47%,保守估計,即便本次反傾銷調查遏制50%DDGS進口量,也將實現300萬噸左右的需求轉由國內供應,理論上從DDGS角度講可以支撐國內多加工近400萬噸玉米。
推而廣之,此次DDGS進口反傾銷調查會否延伸至其他品種值得關注與期待,2015年我國累計進口DDGS、高粱、大麥、木薯干、木薯淀粉等替代品總量超過4000萬噸,如果能將替代用量部分甚至全部(理想估計)轉至國內需求,可有效緩解國內玉米庫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