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菜”向“精、優、特”發展
《規劃》通過布局北部灣產業區以及右江流域、湘桂通道、西江流域三大蔬菜產業帶輻射全區,以提升我區冬春蔬菜的產量、面積和質量。其中,北部灣蔬菜產業區以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及崇左市的20個重點區縣、8個輻射區縣為主;右江流域蔬菜產業帶,以百色右江區、田東縣、田陽縣、平果縣4個重點區縣為主。這“一區三帶”,有多地的蔬菜已經形成了品牌,比如右江流域蔬菜產業帶的田陽圣女果、“壯鄉河谷”等;北部灣蔬菜產業區的欽州辣椒及黃瓜脆等。
有了產品,還得運出去,并實現蔬菜向“精、優、特”方向發展。為此,在產地一邊,《規劃》提出在南寧、崇左、柳州、桂林、來賓、貴港等“南菜北運”主產區,布局22個產地集配中心;以現有設施為基礎,規劃產地蔬菜批發市場和田頭市場,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在主銷區一邊,在青海、四川、遼寧、吉林、黑龍江等16個省區主要城市,布局主銷區交易配送專區和產銷商流鏈條。比如支持在黑、吉、遼等地新建16個具有綜合性加工配送、冷藏、信息流通和標準化配送等功能的主銷區交易配送專區;規劃新建廣西到新疆、甘肅、陜西、黑龍江、安徽、湖南、江蘇、上海、江西、浙江10條產銷商流鏈條,配套建設冷庫、門店、信息追溯及檢測檢驗等設施系統。
2、我區冬菜占“南菜北運”三地總量的六成
據介紹,廣西、云南、海南是國家“南菜北運”三個試點省區。2014年,我區冬春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占三省區總量的過半“江山”。據《規劃》透露,2014年我區冬春蔬菜播種面積達1400萬畝,占全區蔬菜播種面積的82%,產量超過2100萬噸,占全區蔬菜總產量的84%,冬春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分別占三省區總量的64%和66%左右,外運量也遙遙領先。
據預測,到2020我國蔬菜總需求量為5.89億噸,2025年將達到6.4億噸。東北、華北、西北(簡稱“三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到2025年冬春季外調蔬菜需求量共計6121.32萬噸,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