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2015年小麥質量穩定 結構變化加劇

   日期:2015-12-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39    評論:0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15年小麥質量鑒評暨小麥質量提升研討會”上獲悉,2015年我國小麥抽樣送檢的質量狀況總體穩定。但優質麥的結構出現明顯變化,強筋、弱筋類品種樣品占比少,中強筋、中筋類小麥成為優質達標麥主力品種。
 
  會議公布了2015年小麥抽樣檢測質量報告,分析了從2006年到2015年10年間各類型小麥的年度變化情況,探討了中國弱筋小麥、江淮麥區、西南麥區、黃淮北部麥區、大興安嶺沿麓麥區的小麥質量狀況,介紹了面包、饅頭、面條的制作對當前小麥品質的質量要求。會議不僅對2015年的小麥質量狀況進行了全景式掃描,更通過對10年小麥質量狀況的回顧,提出了下一步的技術措施建議。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潘文博到會指出,農業部在糧食“12連增”的過程中,一直沒有放松對質量工作的重視和支持,走出了一條產量與質量兼顧的糧食發展道路。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中國小麥產量與質量同步提升的局面必將到來。
 
  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胡學旭助理研究員代表承辦方做了“2015年中國小麥質量狀況的報告”。報告將2015年的檢測數據放在了10年來的檢測數據鏈上加以分析,同時以美國硬紅冬小麥作為參照,立體而宏觀地展示我國小麥質量狀況。2015年從19個省(區、市)357個縣共征集了772份當年收獲的小麥樣品,品種數量為242個。山東、河南、江蘇、陜西、河北、安徽、四川七個主產省積極參與,樣品量都在60份以上。檢測的幾大主要品質指標:容重、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面團穩定時間、沉淀指數都在10年檢測數據形成的較窄的波幅內,表明今年小麥整體質量穩定。會議按慣例進行了專家現場面包鑒評活動,面包評分結果也是穩定的,有幾個品種的面包評分超過對照。
 
  然而在質量穩定的背后出現了深刻的變化。檢測達標小麥中,強筋小麥僅占3%,弱筋占1%,也就是說,我國目前優質小麥品種主要是傳統的中筋和中強筋品種。主要原因是2010年我國小麥產業政策變化后,強筋和弱筋作為面包和蛋糕專用小麥,一方面由于產量低于中筋品種,農業部門推廣積極性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不能優質優價,農民種植積極性下降。2010年以后,強筋和弱筋小麥的送檢達標比例越來越小。今年弱筋小麥樣品只有4份,來自4個品種。樣品占比由2006年不足5%下降到不足0.5%。不僅如此,弱筋品種的蛋白質與濕面筋含量以及穩定時間都出現較高狀態,導致多數難以達標。
 
  10年的抽樣檢測表明,樣品比例與各類型小麥品種推廣面積呈正相關,各類型小麥推廣比例與我國小麥質量狀況相關。與會專家建議,合理布局現有各類型優質小麥品種的推廣面積,著手現有品種,適當提高優質小麥尤其是強筋小麥和弱筋的種植面積,是下一步糧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目前,傳統的中筋與中強筋小麥產量與質量普遍提升,這給我國小麥生產從區劃入手科學劃分優質小麥產區提供了空間。10年間,中強筋和中筋類由23%提高到48%,這是我們的成就。但強筋類由12下降到2%,加劇了我國優質麥對進口的需求。短板越來越短的狀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更何況,目前我國調減東北玉米給優質春麥回歸創造了條件,北方春麥區的強筋麥可以借玉米的退出重新恢復春小麥的種植面積,進而實現各類小麥的均衡協調發展,促使小麥生產走上綠色、生態、和諧的道路。
 
  會議由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聯合承辦。來自農業部及小麥主產省區的農業行政管理及技術推廣部門的有關負責人,中國農科院以及有關省市農科院和農業大學的小麥育種、栽培以及食品加工領域的專家,鄭商所、中糧等一批小麥貿易和加工企業的代表近百人參加了會議。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