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旦、春節臨近,甘肅省禮縣的蘋果銷售日趨升溫,預計今年全縣蘋果總產值將達9.36億元。除線下交易火爆,禮縣蘋果的線上銷售也表現搶眼,目前,禮縣已發展蘋果網店513家,實現線上交易3900多萬元。
禮縣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之一,主栽品種主要有元帥、富士和金冠3個品系。禮縣自1952年引進蘋果種植,現已形成沿西漢水及其支流兩岸長達60公里的蘋果林帶,覆蓋234個行政村24.7萬人,蘋果產業已成為禮縣群眾脫貧致富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富民產業和支柱產業。
近年來,禮縣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起點建園和整流域、整村組推進的原則,采取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調苗、統一栽植和分戶經營的方法發展蘋果栽植,先后建成文家村主桿密植型蘋果示范園、祁山新品種示范園、石橋柳樹村千畝蘋果標準化示范園等一批科技示范園和萬畝以上蘋果園12個、5000畝以上果園31個。目前,禮縣蘋果園總面積53.6萬畝。產區內,永興鄉實現了蘋果整鄉覆蓋;何家、文家、捷地、馬家、龍槐等20個行政村發展成蘋果專業村;組建各級蘋果專業協會及合作社64個,發展會員3865人;蘋果生產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形成了生產、供銷、貯藏、加工、包裝等環節相互銜接的生產流通服務體系。
為提升品牌效應,增加果品附加值,禮縣出臺了蘋果標準化生產方案,全面推廣果實套袋、疏花疏果等標準化生產技術和“豬、沼、果”循環生態農業模式,先后通過了甘肅省無公害蘋果產地認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產品認證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注冊了“祁山”“先秦貢果”“始皇貢果”等蘋果商標品牌。
如今,禮縣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加快林果特色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創新“互聯網+林果”模式,促進林果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為推動蘋果電商發展,禮縣邀請電子商務專家,對縣、鄉鎮電子商務負責人和果農開展了電商商務培訓,鼓勵上網銷售蘋果;同時,出臺了《禮縣發展電子商務推進特色優勢產品銷售的實施意見》和《禮縣發展電子商務獎勵扶持辦法》等文件,對蘋果電子商務發展加以推進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