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門縣夾山寺,來自全國各地的禪茶愛好者在冬日的陽光下品茶。當天,“2015夾山千年茶禪文化論壇”之“夾山茶會”在此舉行。
2015夾山千年茶禪文化論壇在中國茶禪之鄉石門縣閉幕。閉幕式上,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首次發布了地方標準禪茶系列。該標準為我國首個禪茶標準,自此,湖南禪茶的生產、加工、銷售有了規范。
據悉,處于禪茶宗祖地位的石門在2014年初發起禪茶標準制定工作,省質監局、省佛教協會、省茶葉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等積極參加標準起草與籌備工作。
日前發布的禪茶湖南地方標準,首次明確了“禪茶”與“茶禪”的定義,提出了茶禪行者、茶禪侍者、禪茶飲者等概念,規定了禪茶的產品質量、栽培技術、加工技術、禪茶館、禪茶具、茶禪(禪茶道)等方面的技術要求。標準將禪茶界定為在符合茶樹原生態條件的茶禪文化傳承地,按照傳統、自然生產方式種植、采制,并經禪宗儀軌程序,具有養生、養心功能的茶葉產品。
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江濤表示,標準公布后,將大力推廣,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充分維護標準的權威性,使之早日造福禪茶行業。2015夾山千年茶禪文化論壇閉幕式上,夾山管理處也正式推出了首款禪茶。
“我們想通過活動、標準將石門茶葉推廣出去,這也能使本地百姓、茶民受益。”夾山管理處主任楊書凡介紹,禪茶標準出臺之后,他們會跟進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推出禪茶的認定體系,其對禪茶、茶衣、茶藝、禪茶休閑等的認證將成為無形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