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相關人員對對賓川縣高效節水水肥一體化應用技術進行了調研,深入貫徹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關于開展高效節水水肥一體化工作調研的開展,意義重大。
截止2015年上半年,賓川縣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4萬畝之多,占全縣耕地面積的20%。全縣采用的主要技術模式是環形自壓滴灌、線形自壓滴灌、滴頭形自壓滴灌。水肥一體化應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在農業科技上實現了自主創新,而且對賓川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該技術不單是一項行之有效的節水技術措施,更重要的是發展設施農業、節水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具體體現。經濟效益尤為顯著,按照每年節水、節肥、省工、增產增值計算:按每年每畝節水1200米3,節水按0.1元/米3計算;每年每畝按節肥30公斤計算,節肥按3.0公斤元/計算;每年每畝省工7個計算,省工按100元/個計算、每年每畝增產按700元,增值按2.1元/公斤計算,合計每畝每年節本增效2380元,14萬畝每年節本增效33320萬元。
省州調研組對賓川縣高效節水水肥一體化應用技術及其實施應用后產生的經濟效益給予充分肯定。同時對賓川縣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一是要在主推的三種技術模式中找出最適合賓川推廣應用的一種技術模式;二是要在目前推廣應用技術的基礎上引進適合賓川的新型技術模式;三是加強科技創新,總結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