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份,朝陽縣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授予“中國鮮食棗產業第一縣”稱號。鮮食棗第一縣有9個“第一”,很多人可能還不知曉。
朝陽縣鮮食棗的栽植面積、株數和產量占了3個全國第一。“朝陽大棗”是朝陽縣獨有品種“大小平頂棗、金鈴園棗和金鈴長棗”的總稱,鮮食口感、主要營養成分和鮮食銷量列全國首位。目前,全縣大棗栽培規模已發展到30萬畝、8000萬株,正常年產鮮棗8000萬公斤,年鮮食大棗銷量達到7200萬公斤,年產值達8億元;加上大棗深加工和觀光旅游業年創經濟效益總額達到12億元,僅此一項全縣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縣從事棗產業的農戶年人均收入4000元,占年收入的47%,棗產業已經成為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朝陽縣大棗的維生素C含量在各種水果中名列第一。據權威部門測定,朝陽縣大棗營養豐富,特別是維生素C(Vc)含量,每百克果肉Vc含量高達386毫克至660毫克,是獼猴桃的2.5至8.0倍、柑橘的13至20倍、蘋果的70至130倍,居百果之冠,實為百果Vc之王。
朝陽縣大棗,還有5項在遼西乃至全省位列第一。2008年朝陽縣技術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棗生產技術規程》通過遼寧省地方標準審定,成為朝陽市通過的第一個農產品遼寧省地方標準,填補了全市空白。朝陽縣大棗的年產值基本在8億元至12億元間,是遼西各類水果總產值中的第一。朝陽縣28個鄉鎮鄉鄉都有大棗,棗農10萬多戶40萬人,所以說,從各類水果栽培種植中獲益人數第一的是朝陽縣棗農。朝陽縣大棗以外銷為主,每年外銷量六七千萬公斤,是遼西的第一外銷水果。每年9月至10月份大棗上市期,朝陽市的各類郵遞、快遞、物流、托運企業紛紛外運市民對外饋贈親友的大棗,忙得不亦樂乎,使朝陽縣大棗成為饋贈親友拿得出手的第一果品,也是用量最大的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