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天門市張港鎮將舉行首屆花菜節。在這花菜收獲的日子,中國花菜第一鎮、天門西南中心鎮——張港歡迎您!
特色:中國花菜第一鎮
張港鎮是天門西南重要的口子鎮,是中國花菜第一鎮。張港最早稱塔灣,南宋時期,岳家軍名將張俊曾率兵在此截擊金兵,為紀念他,這里后改名為“張截港”。明朝初年,形成集鎮,始稱張港。
張港鎮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嘗試種植花椰菜。近年來,張港鎮政府針對花椰菜產業的發展壯大采取了多種措施,2012年狠抓誠信經營,2013年結構調整,引進新品種臺灣青梗松花,2014年抓品牌建設,向工商部門申報天門花椰菜地理標志。如今,為了做好花菜文章,變“花菜第一大鎮”為“花菜第一強鎮”,我們堅持以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為突破口,狠抓蔬菜品牌建設,形成了簽單、指導、種植、收獲、加工、銷售等一條龍的服務體系,通過構建“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做大做強蔬菜特色產業。
2013年,張港鎮成立了天門花椰菜產銷協會,形成全國性的營銷網絡,每年向外輸送全鎮花椰菜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今,全鎮花椰菜種植面積達到7萬畝,引導18000戶菜農推廣花椰菜標準化生產,種植專業村達35個,輻射周邊縣市8個鄉鎮,花菜已成為張港鎮農業的一大支柱產業。張港以“中國花菜第一鎮”的美譽而享譽世界。
一項項榮譽見證了張港花菜發展的歷程,見證了張港人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勇立潮頭的智慧和勇氣,見證了張港開放包容、開拓創新、敢闖天下的文化。
未來3年內,張港將努力培育10家省級以上示范合作社,發展3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建設萬畝有機花菜基地、萬畝富硒花生示范基地、萬畝富硒毛豆示范基地、萬畝富硒大豆示范基地;對接5所大專院校(目前已經對接3所)和10家大型商貿物流集團。
定位:高起點規劃濱江新鎮
時下正值漢江大橋在建,“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張港鎮搶抓機遇,與時俱進,立足中國花菜第一鎮、天西中心鎮,全力打造濱江新鎮、花菜名鎮、商貿大鎮、經濟重鎮。
張港交通順暢便捷,東距天門城關35千米,南過漢江經潛江上318國道20千米,區位優勢明顯。縣道潛楊線從南至北穿境而過,牛張線從東至西在鎮區與潛楊線交匯;張港港口是漢江航線天門段五個港口之一,年貨物吞吐量200萬噸;境內鄉道、村道構成了鄉通村交通網絡,使張港與周邊大中城市聯系緊密。漢江大橋建成以后,張港地理區位優勢將迎來質的飛躍。
近年來,張港鎮以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花菜第一鎮為目標,高起點規劃濱江新鎮,將鎮區現有3平方公里延伸至5平方公里。對鎮區道路進行了維修改造,同時新建西環線和沿江路,井然交錯,通暢無阻。加大鎮區環境整治和亮化工程力度,集中開展鎮區、村莊環境整治行動、安全排查工作等。
未來3至5年及更長的時間,張港將借花菜產業,依托漢江大橋的興建,打造“有機農業示范園”、“臨港產業園”、“電子商貿物流園”和“江灘休閑觀光園”,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漢口”。
經濟: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橋頭堡
張港人歷代務農經商,已形成古往今來的民俗傳統,張港被譽稱漢水河畔商業古鎮,號稱“小漢口”。
眼下,張港鎮把握漢江大橋建設的歷史機遇,科學謀劃,力爭成為漢江生態經濟帶的橋頭堡。
——高起點做好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我們規劃建設1000畝工業園區;盤活存量資產,采取出售、租用、重建等形式培育小型企業;加大企業技改擴規力度,壯大以鑫天公司為主的規模以上企業。
——打造商貿重鎮。鎮區擁有兩個集貿市場、一個商貿城、一個小商品市場、兩個大型超市和一個蔬菜批發大市場,設施配套齊全。近年來,“天西中心鎮”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布局為“一心”、“兩軸”、“三帶”和“四區”。“一心”,即以景峰大道與保衛路交叉區域為商業中心。“兩軸”,即以景峰大道為生活發展主軸,以牛張公路為工業發展主軸。“三帶”,即以景峰大道、沿江大道為創業發展帶,以金家溝沿線為主要文化休閑帶,以漢江干堤為主要生態產業帶。“四區”,即景峰大道以西、興富街以南為生活一區,景峰大道以東、興富街以南為生活二區,興富街以北、經五路以西為生活三區,興富街以北、經五路以東為生活工業小區。
目前,鎮區商貿物流輻射周邊蔣湖農場、蔣場鎮、潛江竹根灘鎮等8個鄉鎮。隨著小城鎮建設的不斷完善,張港商貿大鎮的地位將更加凸顯。
——培育富硒產業。張港生態環境良好,生態資源豐富。張港南倚漢江,全鎮人民的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有優質漢江水作保障。江漢平原富硒土壤資源豐富,張港是富硒花椰菜種植的示范基地和富硒江漢雞養殖示范基地。張港的黃豆、花生、玉米、小麥均為湖北主要的富硒農產品。未來的張港將成為生態休閑的宜居城鎮。
環境:提振信心 凝聚共識 形成干事創業大氣場
眼下,張港鎮委、鎮政府發揮機關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龍頭和表率作用,全面實行“三帶領”、“三堅持”。“三帶領”即班長帶領班子,班子帶領機關,機關帶領基層;“三堅持”即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倡導正能量。營造良好的黨風政風民風,在全鎮掀起講正氣、樹新風、能干事、敢干事的新風尚。
以天門“百日會戰”為契機,全體干部融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大力開展全民創業。組織在外成功人士座談會,利用親情幫回歸,開展本地企業家座談會,了解企業家的需求,讓每一位企業家在張港都能放心、安心、舒心;實行班子成員與企業“一對一”重點幫扶政策;落實新落戶企業和優秀企業人才優惠政策。
大力開展“正能量”建設:5月份開展了“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和“解放思想,增加正能量”的主題教育活動,在本鎮范圍推選“十佳優秀公仆”、“十好支部書記”、“十佳慈善愛心人士”、“二十佳張港好人”等共計50名正能量人士。宣傳身邊人、身邊事,用身邊正能量例子引導群眾,通過整個活動開展過程,使發揮正能量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為。
嚴格加強村級“雙代管”和鎮級資產資源管理:嚴格強化基層干部教育管理,嚴肅查處違紀案件,警示教育廣大干部。
張港鎮以提高全體干群綜合素質為目標,加強素質建設,一方面深入開展“張港鎮正能量人物”、“十星級文明戶”、“道德講堂”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志愿者活動,使參與者受到教育、群眾得到實惠。
目前全鎮共有市級文明單位2家,文明新村2個,文明社區1個,財管所連續14年7屆獲得省級最佳文明單位的稱號。
在不久的未來,張港鎮必將成為漢水江畔一方人居的樂土,一個綠色的家園,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