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以來,湖南持續遭遇低溫、陰雨、寡照天氣,以水稻“兩遷”害蟲為主的水稻病蟲害重發,蟲口密度持續處于高位,其中稻縱卷葉螟發生程度為近10年最重,對水稻生產安全形成重大威脅。
據植保專家、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站長歐高財介紹,受持續陰雨天氣和上半年病蟲基數高等因素的影響,全省晚稻病蟲害呈多發、重發態勢,部分地區已現災情。一是當前病蟲基數仍然較大;二是天氣條件有利于病蟲發生為害;三是晚稻前期氣溫偏低,晚稻生育期推遲;四是據省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寒露風的出現時間較常年偏早,威脅晚稻抽穗和灌漿結實,將對晚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全省晚稻寒露風、病蟲害“兩防”形勢嚴峻。
歐高財分析,全省中晚稻病蟲害尤其是穗期病蟲害具有發生種類多、發展快、病蟲情復雜、防治難度大的特點。一是湘南部分縣市稻飛虱燈下蟲量大,高的單燈單晚誘蟲量2萬多頭;繁殖能力強的短翅型成蟲數量多,平均10多頭,懷化高達46頭,超過防治指標數倍。而且隨著中稻的收割,中稻上的稻飛虱會轉入到晚稻上危害。稻縱卷葉螟世代重疊現象突出,田間蛾、卵、幼蟲量均較大。二是連續的陰雨天氣,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重發風險大。紋枯病重于去年,當前發生面積2045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6.6%;中稻病蔸率20%-50%、病株率7%-24%;晚稻處于快速流行盛期。稻瘟病在一些老病區和感病品種種植面積大的地區成災風險大。三是后段天氣情況利于病蟲發生,回遷蟲源落地成災風險大。
專家建議:對寒露風到來時尚未抽穗田塊,要灌深水保“胎”;對寒露風來臨前已始穗的,結合噴施葉面肥加適量植物生長調節劑赤霉酸,促進提早抽穗;對寒露風來臨時正處于抽穗揚花期的稻田,應灌深水保溫御寒,減輕低溫危害,確保安全齊穗。防治“兩遷”害蟲用藥品種,原則上要用高含量單制劑,如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蘇云金桿菌等,如確需用復配制劑,應使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等高效環保藥劑,不要使用殺單·異丙威、吡蟲·殺蟲單等一些效果不好、含量低的復配制劑。需特別指出后期稻飛虱防控不要使用毒死蜱及其復配制劑,安全間隔期掌握不好,易造成稻谷農藥殘留超標,要堅決杜絕菊酯類農藥下稻田。
為了切實抓好“兩防”工作,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強調要求:狠抓農藥、肥料監管工作,著力強化農藥和肥料使用監管,解決農資產品假、冒、偽、劣問題,推進病蟲綠色防控,實現節約成本、減少污染、增產增收、提高質量的目標。切實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四個實際問題,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解決“缺勞力”問題;多方籌措資金,解決“缺資金”問題;提前做好物資調貯,解決“缺物資”問題;加強技術服務、指導和培訓,解決“缺技術”問題。
據專家預測,今年湖南晚稻用藥將比往年延后10-20天,高效、低毒、低殘留環保型農藥及葉面肥等將迎來較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