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楊發祥的養殖場,一派生“雞”勃勃的景象。幾百只山雞黑壓壓的一片,幾十個用鐵絲網圍成的區域清晰劃分,每個隔間都配有水槽和食槽。“山雞好斗,都輸了還會自殘,所以用圍網養殖最好,我們每天都會查看、打掃、定時對雞棚進行清理。”談到山雞的養殖門道,楊發祥滔滔不絕。經過學習,他在山雞種苗繁育、疾病防控、飼料配比等各方面也都積累了經驗和方法。
49歲的楊發祥,1999年從部隊轉業后,被安排到黟縣縣城工作。一次出差,他吃到一道菜特別鮮美,經過打聽得知是山雞肉。回家上網查詢了解到,山雞被譽為“野味之王”,肉質鮮美,營養價值全面,屬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市場前景很好,而這種產品在黟縣還是養殖業空白。“不安分”的楊發祥萌發了創業養殖山雞的念頭。經過反復斟酌,毅然辭去了穩定的工作,選擇養殖山雞。用他自己的話說:“瞅準了市場,就要毫不猶豫!”
養殖項目有了,可是擺在楊發祥面前的是創業資金難題。自己的2萬元退役金根本無濟于事。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黟縣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實地考察,并為其發放了5萬元的創業貸款,幫助他解決了燃眉之急。有了資金扶持,楊發祥馬上購進小雞仔,開始了創業之路。
在黟縣農商銀行的支持下,楊發祥的事業步入正軌。經過幾年發展,并先后成立了黟縣森祥珍禽發展有限公司和森農家庭農場,他的山雞市場暢銷。
如今楊發祥又開始“閑不住”了,又向黟縣農商銀行西遞支行提交了20萬元的貸款申請,并與黟縣林業局簽訂23畝農場承包合同,通過成片連接養殖,完善基礎設施,引進孔雀和七彩山雞品種、建設魚塘、生態果蔬園、垂釣園等特色項目,從傳統農業模式中“突圍”,立體打造出集特色養殖、休閑垂釣、觀賞采摘、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多元化生態農家樂,并命名為“鳳凰山”。
該行客戶經理在受理貸款的同時,還幫楊發祥辦理了網銀、手機銀行,現代化電子金融工具一一俱全,足不出戶就可以將款項給客戶轉過去,給他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有了黟縣農商銀行這座‘靠山’,我能安心干事業了。”面對日益紅火的山雞養殖和農家樂項目,楊發祥樂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