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糧食局、財政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農業部、農業發展銀行、中儲糧總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在長春組織召開東北地區秋糧收儲工作座談會。從會議內容來看,國內飼料企業有望納入玉米收購國家補貼范疇,比如是產區收購超儲或者南方運費補貼等。以下摘自官方正式文件:“要引導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加強產銷銜接,支持銷區企業到東北地區采購補庫”。
首先,“引導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飼料企業有望納入補貼范疇。
眾所周知,深加工和飼料行業為玉米消費的兩大主體,分別占到玉米消費3成和6成左右。繼今年4月黑龍江和吉林分別給予深加工企業政策性糧食競拍補貼200元/噸(6月黑龍江提高至400元/噸)以后,10月份吉林省再度提高深加工企業競拍補貼至350元/噸,同時給予自購玉米深加工企業250元/噸補貼,然而收效甚微。
此次,引導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意味著玉米消費另一個消費主體-----飼料企業有望獲得政府補貼,這與此前傳聞省級政府正與相關飼料企業洽談消費霉變2%-5%玉米,并給予70-100元/噸正好對應。
其次,“加強產銷銜接,支持銷區企業到東北地區采購補庫”,南方飼料企業有望獲得運輸補貼。
2009/10年度和2013/14年度我國均予以南方飼料企業70元/噸和140元/噸運輸補貼,鼓勵到東北采購補庫。在今年我國臨儲玉米“降庫存”問題突出,新糧上市迫在眉睫的背景下,支持南方銷區企業到東北采購補庫一直是業內關心的問題。從文件中可見,今年南方飼料企業獲得補貼的可能性,只是補貼金額的最終落實細節的問題。
最后,公允、公平、公正性原則下,東北、華北飼料企業是否享受相似待遇。
事實上,在深加工企業補貼政策偏袒東北早已為業內詬病。在給予飼料企業補貼的趨勢之下,其公允性、公平性和公正性需要有關部門面對:
公平性:深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均可享受補貼。
公允性:南方和東北飼料企業是否都享受補貼?
公正性:往年未曾給予補貼的華北飼料企業是否也需鼓勵?
總之,在東北秋糧收儲會議召開之后,恭喜飼料企業有望納入國家(地方)補貼范疇,希望在政策細節制定上能夠考慮“三公”原則。同時,相關補貼下達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壓縮近期關內地區乃至一些南方銷區玉米價格上漲的程度,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