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查發現,目前山東、河北地區都已經進入化肥用肥淡季,很多經銷商都處于休息不營業狀態,市場非常低迷。預計在磷復肥會議之后銷售政策及價格將會明朗。
了解到,山東大部分地區今年玉米獲得大豐收,但是終端市場價格疲軟,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掛牌收購定價僅為1元/斤,有的地區甚至只有0.7元/斤,這直接導致了農民收益大幅受損。但是因為在玉米收獲前農民已經備足冬小麥肥,所以玉米價格的下跌并未影響到秋小麥肥的銷量。
進入到10月下旬以來,山東地區隨著冬小麥播種的結束,種植大田作物的地區已經全面進入用肥淡季,預計到明年4月份才會迎來用肥高峰。而因為當前化肥價格不穩定,市場前景也不明朗,經銷商看不到市場未來發展走勢,所以不敢大量儲備肥料,只在政策適合的時候做適當儲備,農民為了減小風險,也逐漸改變了以往的冬儲備肥習慣,而是隨用隨買。
在化肥銷售淡季,經銷商和生產廠家便將主要工作放在回收貨款和制定下一年度的價格政策等方面,部分經銷商通過組織基層經銷商去生產廠家參觀,了解更多化肥施用的知識,或通過組織經銷商旅游等形式,來鞏固老客戶,開發新客戶。
記者發現,河北地區經銷商目前拿貨很少,一是因為隨著秋季用肥的結束,市場基本處于淡季;二是因為增值稅恢復征收后,并未出臺細則,稅收價格不明確,導致經銷商不敢存貨。目前,農民拿貨也很少,一是因為農產品的價格與施肥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正相關關系,當前農產品價格低,農民種地不掙錢,用肥熱情降低;二是因為目前大多數作物無用肥需求,只有大棚有少量用肥,用肥需求減少直接導致農民拿貨很少。
目前正處于秋冬交替的空檔期,河北部分地區預計在12月份會開啟冬儲。在當前市場低迷的形勢下,當前很多經銷商沒有誠信,銷售假貨擾亂市場,加上當前農作物價格低,多數經銷商表示對冬儲并不抱有很大希望。
另外,有的經銷商表示,當前黨和國家十分重視“三農”問題,化肥市場會逐步優勝劣汰,我國的化肥生產流通企業會繼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競爭力,為農業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