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適應新常態積極穩妥調整糧食安全策略

   日期:2015-11-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554    評論:0    
  當前,我國糧食高產出、高進口、高儲備、高浪費、高調運、高消耗“六高”并存。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始終高度重視。在“十三五”時期,應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穩妥調整糧食安全策略。為此,建議:
 
  一、抓住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契機,摸清糧食底數,充分厘清一些重大問題。比如,近年糧食產區時有春旱夏澇、拋荒撂荒情況,耕地退化嚴重,一些地區耕地復種指數顯著下降,平均每年因自然災害損失糧食400多億公斤。再比如,隨著居民膳食結構變化,肉蛋奶水產品生產消耗的飼料糧總量與居民口糧消費量的占比進一步增大,主糧產量應否持續增加?還比如,大宗農產品國內外價差不斷擴大,大量政策性儲糧難以順價銷售。糧食儲備率多少為宜?諸如此類問題,都需要認真調查、深入思考、科學研判。
 
  二、運用政府和市場兩只手有效調控糧食生產。劃定永久性基本糧田特別是口糧田,實行更嚴格的法律保護和高標準建設,加大對糧食規模生產主體扶持力度,重點支持糧食綠色生產;非基本糧田耕地“跟著市場走”,但嚴格禁止“非農化”;加大退耕還林、還草力度,因地制宜實施凈土工程;落實“以水定產”,控制北方缺水地區擴大糧食種植,鼓勵南方逐步恢復擴大主糧種植并提高復種指數,挖掘非糧產區產糧潛能;加快肥、藥、膜限量限質使用的立法工作。
 
  三、有效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建立多元穩定可靠的糧食進口渠道;穩步發展糧食期貨市場,掌握糧食產品定價權;完善農業國際合作機制、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和金融支持政策,鼓勵國內企業到海外建立糧食產業基地。
 
  四、調整糧食儲備和流通政策。在科學研判基礎上減少國家糧食儲備量,增加市場儲糧份額;改革糧食托市收購制度,將糧食生產“補價格”的一部分逐步調整為普惠的“補收入”;著力做大做強做優糧食加工業,疏通糧食流通環節“堰塞湖”。
 
  五、多措并舉促節糧。進一步推廣使用節糧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大力加強節糧宣傳,在全社會樹立健康消費觀念;結合《糧食法》制定,加快節糧法制建設步伐。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