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李宜珍與老伴一早就來到吉林省撫松縣廣場,向專業廚師現場學習包人參餡水餃的技巧。這項2943人同時包人參餡水餃的活動成功打破了澳大利亞人于2014年5月16日創造的“最大規模的烹飪課”吉尼斯世界紀錄。
人參號稱“百草之王”,在中藥產業占據重要地位。吉林省是中國乃至世界的人參主產區,人工栽培人參的面積、單產和總產均居世界首位,因此有“世界人參看中國,中國人參看吉林”的說法。
自2012年9月,衛生部批準人參(人工種植)為新資源食品以來,人參逐漸從藥罐走向餐桌。在吉林省著名人參產地撫松縣,不少菜肴融入人參,以健康美味受到歡迎。
“人參餃子就是創新產品。將人參煮透切碎,放入調好的豬肉芹菜餡中調勻,就可制作出人參餃子。味道有一點苦,但堅持吃對身體好,不愛患感冒。”撫松縣一帆風順酒店廚師長尹成海說。
拔絲人參、人參天麻燒金樽、五彩人參絲、脆皮鮮人參……不僅是人參餃子,越來越多的人參菜系被人們熟知。
“還有人參根系列、人參花系列都可以被開發成新菜品,構成人參菜系,極具前途。”吉林省撫松縣人參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德福說。
“人參可以調節中樞神經、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等。在韓國很多人清晨會沖一勺人參粉,像喝奶粉一樣每天服用。”吉林大學藥學院藥理中心主任睢大筼說,在韓國,70%左右的人參用來生產食品,并針對不同年齡段群體開發功能不同的食品,種類達600余種。中國人參食品產業尚處于研發階段,亟待加快腳步開發創新。
目前,長白山國際參茸網已經上線,匯集300多家商戶,推出3000多種產品,以B2C方式銷售到世界各地;撫松縣正在籌建世界上最大的人參博物館,讓更多人了解人參產品。
“在中國南方一些城市,很多人不了解如何食用人參,家里存放人參最后生了蟲子,十分可惜。”王德福說,“無論是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還是推出網站、博物館,都是為了進一步普及人參食用知識,營造更為濃厚的人參產業發展氛圍。”